10月11日-12日,由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辦,復雜油藏三次采油研究中心承辦的空氣火驅原油氧化機理研討會在全國重點實驗室舉行。本次研討會探討了原油注空氣/火驅氧化機理,重點針對輕質油、稠油及頁巖油藏注空氣火驅開發的可行性開展了深入交流。副校長祝效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來自中國石油油氣和新能源分公司、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新疆油田、華北油田、吉林油田、吐哈油田、中油濟柴成都壓縮機分公司、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單位的100余位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與會代表圍繞原油空氣火驅氧化機理及影響因素、現場火驅開發可行性及應對策略展開深入交流,并就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攻關方向進行了探討。通過交流討論,與會人員對空氣火驅原油氧化機理有了全新認識,并明確了下步研究工作重點。
全國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復雜油藏三次采油研究中心主任蒲萬芬教授作了題為《頁巖油注空氣火驅可行性研究》的報告,重點剖析了有機質氧化動力學、頁巖油藏空氣注入性與傳播性、注空氣提高采收率機理、注空氣可行性等。
注空氣/火驅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術,全球適合空氣火驅的原油儲量約4520億噸,技術可采儲量約1356億噸,潛力巨大。加強注空氣/火驅原油氧化機理研究,對提高國內原油產量,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空氣火驅原油氧化機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