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10:00,由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工會和團委聯合舉辦的西南石油大學“5i”勞動月“勞模話奮斗”專題講座在思學樓A114開講。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朱紅鈞教授以“弘揚勞模精神 持續奮進新征程”為題作精彩報告,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副部(處)長陳俐宏、工會副主席文武出席活動。
什么是勞模精神?朱紅鈞開篇設問。為回答這個問題,他從三個方面闡釋了什么是勞模精神,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踐行勞模精神。朱紅鈞以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的巨大成果為引,以黨百年歷程中的勞模事跡為主線,深挖不同年代勞模精神的具體內容,從紅軍長征兩萬五、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大漠戈壁遠征、九八年抗洪到如今抗疫,從楊樹湘、趙一曼、董存瑞、黃繼光、鄧稼先到黃文秀,他用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事跡回顧勞模事跡,深度解讀勞模精神。
大學生學習的內涵和本質是什么?朱紅鈞在帶領觀眾重讀習近平總書記就勞模精神、勞動教育發表的重要講話后,給出答案:做實在學問,學國士風范,當國之棟梁。他強調,當代大學生要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
朱紅鈞回顧自身從教經歷,分享他在學校勞動和奮斗的心得感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他以親身實踐和個人成長為證,踐行“既然做就要做好,做到底,做到位,做出價值,做到無愧于心”。
講座在《少年中國說(節選)》的齊誦聲中落下帷幕,“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矢志奮斗,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朱紅鈞做報告

現場齊誦
嘉賓簡介:朱紅鈞,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首批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負責人、四川省高校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主持或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30余項,出版專著6部、編著9部、規劃教材7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2項,獲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四川省教學競賽一等獎等教學競賽獎23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發表熱點和高被引論文3篇,SCI論文近100篇,獲授權發明專利71項;擔任國內外學術大會主席與分會場主席7次,做大會報告、特邀主題報告28次。
(圖:謝濤;文:袁青樂、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