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與材料學院2023級羅宗權同學,拿著一冊線裝版《文心雕龍》發出感嘆:“太美了!我最喜歡卷軸裝之后的龍鱗裝,其裝訂方式和外觀真的令我非常震撼!”圖書館館史文化廳內,40名來自各個學院的同學認真地穿針引線,用古籍裝幀的簡式四眼裝訂法完成了他們的勞動成果,每人修復完成了一本破損圖書。
“匠心傳文脈 巧手護書香”活動是學校“5i”勞動月特色勞動實踐活動之一,也是圖書館閱讀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目的是在讀者中普及古籍裝幀技藝,讓大學生感受歷史的溫度,重溫文明的榮光,通過親手修補破損圖書,體悟勞動的意義和樂趣,倡導文明閱讀,傳播愛書、護書的社會美德。
圖書館特別邀請新都圖書館古籍部副研究館員莊嚴老師,現場為大家講解如何定義古籍、古籍裝幀的演變歷程以及中國古籍保護計劃的實施情況,并展示了幾本古籍讓同學們觀摩。看到同學們不時地用手機拍照,莊老師說:“沒有想到西南石油大學有這么多同學對古籍知識感興趣,希望大家都加入到中華文化遺產的保護隊伍中。”
為充分展示傳統裝幀的美麗,圖書館的老師們親手做出“蝴蝶裝”“包背裝”“旋風裝”等樣本,引起同學們嘖嘖稱奇。老師們還把走針步驟總結成了口訣傳授給同學們。藝術學院2021級陳鳳同學說:“我學到了這種裝幀方式,以后還可以自己動手裝幀筆記本書籍,覺得很有用,非常喜歡這樣的勞作方式!”
由于歲月的累積,圖書館館藏圖書中每年會出現幾十本破損圖書。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共對40冊破損圖書進行了精心修復。老師和同學們都表示,這是一次與圖書的無聲對話,既為舊書賦予“新的生命”,也體會到“我在故宮修文物”般的減壓。
莊嚴老師講解古籍裝幀
圖書館老師介紹裝幀形制
圖書館老師展示龍鱗裝
圖書館老師教授裝訂技巧
簡式四眼裝訂法教學
學生動手實操
師生合影留念
【關閉】
版權所有?西南石油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心理發展與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