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林,漢族,2003年4月生,中共預備黨員,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海洋油氣工程專業2021級本科生。參評學年績點4.48,績點排名1/60,綜測排名1/60。
曾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特等獎學金等獎學金3項;先后獲評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個人賽)國家三等獎、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第十屆能源經濟設計大賽三等獎、四川省綜合素質A級證書、四川省首屆高校志愿服務大賽銀獎、“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青年志愿者”、“社會實踐優秀個人”、“優秀共青團干部”、青馬工程“優秀學員”等榮譽獎勵40余項。篤志力行,先后擔任西南石油大學學生會執行主席、青年志愿者協會正部長、學生學業高質量發展中心常務部長、新生班導生等團學職務7項。思想上進,參加四川省大學生骨干培訓,黨校和青馬工程培訓等活動培訓20余次;專注學科前沿,主持省級創新訓練項目兩項,校級重點開放性實驗項目兩項,申請發明專利一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三項。奮楫篤行,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參加成都市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感知行活動,帶隊開展兩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地開展“雙碳”理念及燃氣安全使用知識宣講活動15場,舉辦趣味游園活動等各類活動20余次,實踐事跡被中青網、大學生網等國家媒體報道。擔任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賽會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 411.5小時。
座右銘:永葆少年氣,是歷盡千帆、舉重若輕的沉淀,也是樂觀淡然、笑對生活的豁達。
初心不與年俱老,奮斗永似少年時
矢志不渝,初心未改。步入大學直到現在,我始終秉持著“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的石大精神,積極參與四川省大學生骨干培訓班、西南石油大學黨校培訓班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先鋒班等思想政治培訓,正是在馬克思主義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導下,我養成了忠誠的政治品格、濃厚的家國情懷、扎實的理論功底、全面的能力素質。
身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我深刻理解黨員身份所承載的榮譽與責任。在團學工作上,我篤行盡責,始終秉持熱愛、奉獻、務實的原則。曾擔任校學生會執行主席、新生班導生、黨員小導師、學生學業高質量發展中心常務部長、青年志愿者協會正部長、學習委員等團學職務7項,用心為廣大師生服務,同時注重將黨的先進理念融入團學工作中,通過舉辦主題宣講、開展志愿服務等方式,積極傳播黨的聲音,引導同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成長成才,在迎新工作中貢獻力量,在抗擊疫情中彰顯擔當,在學院工作中服務奉獻,為校園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大一開始,我就為自己制定了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求真務實的海洋能源工程師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這是動力,也是方向。一路走來,縱使路滿荊棘,我依然樂觀進取。為此,“心中有夢,眼中有光,腳下有路”是我對學習的態度。我始終將學習放在發展的第一位,至今學分績點始終保持在4.3以上,每學期績點與綜測均位列于年級第一, 榮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特等獎學金等獎學金4項;先后獲評四川省綜合素質A級證書、 “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青年志愿者”、社會實踐“優秀個人”、“優秀共青團干部”、青馬工程“優秀學員”等榮譽獎勵30余項。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我以滿腔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深入鉆研黨的二十大精神,將其精髓與專業領域緊密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視角和實踐路徑。學習中,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探索,一步一步感悟,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了自己的完備學習方法。從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等到專業課程《油層物理》《海洋環境與載荷》等,再到現在的《海洋鉆井工程》《海洋平臺與結構工程》等,我深深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專業課讓我對海洋油氣工程有了更深的見解。課余時間,我扎根在圖書館,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閉館鈴聲,我不斷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石大學子共同接力奔跑。競爭是發展的催化劑,我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學科競賽,獲得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個人賽)國家三等獎、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第十屆能源經濟設計大賽三等獎等校級及以上榮譽20余項,在競賽中享受同臺競技的上進心,尋找自身不足,鞏固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同時,專業的學習激起我對科研的向往,我積極加入學院科研團隊,主持省級創新訓練項目兩項,校級重點開放性實驗項目兩項,在研究過程中,我認真學習了Creo、ANSYS、Origin等工程建模與仿真分析軟件,通過深入與老師、師兄師姐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目前申請發明專利一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三項。在為夢想奔跑的路上,我相信不斷的努力,不斷經歷磨難,前方的道路必然鮮花綻放。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碳中和、碳達峰”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名能源主干專業的本科生,我積極順應能源轉型的潮流,注重知行合一。我熱衷參與“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創建“碳”尋未來大學生志愿宣講團,在高校、社區開展主題宣講15場,直接參與人數3000余人,有效擴大了“雙碳”目標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在2022年,我參加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蓮花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深入社區,關愛社區老人,宣傳防疫相關知識,配合相關人員完成核酸檢測工作。2023年,我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油田,了解相關歷史,行業發展前景,技術難點,找準自身以后研究方向,明確自己肩上的使命與擔當,所在隊伍被列為全國重點實踐隊伍,在實踐成果展中榮獲一等獎。同年暑假期間,有幸成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賽會志愿者,參與場館內秩序維護的組織協調工作。在志愿服務上,我將個人價值融入社會,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服務精神,以飽滿的熱情為大運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展現新時代石大青年的擔當與風采。兩年來,累計服務時長411.5小時,參與活動40余場,累計服務人次6000+。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
長在春風里的青年,應當始終堅持沖鋒在前,將小我青春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建設之中,獻螢火微光筑萬丈光芒。在未來的征途中,我依舊會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始終堅信篤行可至,堅為必成,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用初心信念展示新時代青年的模樣,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同奮斗力行統一起來,促使著我更加持之以恒、甘于奉獻,向社會和校園傳遞著新時代青年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