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2016屆播音三班的班風建設中,濃厚的公益氛圍一直是他們最凸出的班級特點,班級同學杜宇曾因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在大二就獲得了第三屆飛翔獎——道德風尚獎,吳承浩也因熱衷于公益榮獲藝術學院第一屆表彰大會——“暖心人”獎。從大一開始全班同學參與為“關愛黑熊,抵制活熊取膽”活動捐款到大四全班同學為身患重病的校友眾籌,四年里全班同學以班級或個人名義參加公益活動數十次。
在2018年10月對涼山某學校進行捐贈調研時,細心的調研同學發現該校的國旗掉色嚴重并且有輕微破損。為了讓山區的孩子們能夠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樣也能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茁壯成長,他們在捐贈的物資中特別增加了一面原本在捐贈計劃之外的嶄新的五星紅旗。這一舉動感動了該校校長,校長特地將換下的這面老國旗回贈與三班同學。這面老國旗雖然破損且有褪色,但是它見證了大山里的這所學校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校長希望通過這面見證該校歷史的國旗表達對全班同學的感恩。
今年是我校60周年校慶,是母校讓全班同學走到了一起,他們將四年的同窗情和全班同學對社會的責任心融入了這面旗幟,他們以班級的名義將這面歷經歲月沉淀充滿寓意的五星紅旗捐贈給校史館,作為獻給母校的生日禮物。他們還想通過這面國旗和“大三班公益”計劃這項活動來影響更多的西南石大校友們,青春雖然已散場,但是同窗情可以通過公益的方式進行延續。
2016年6月是三班同學們的畢業季,來自全國各地相處了四年的同學們即將為了各自的前程奔赴祖國各地,為了讓全班同學在畢業后能夠凝聚起更大的力量來回報社會,在張傲宇和杜宇的牽頭下,發起成立了“大三班公益”計劃,全體同學積極參與進來希望通過公益活動的開展將祖國各地的同學們連接在一起。截至2018年10月,全班同學通過“大三班公益”計劃已經對樂山、涼山等地的小學進行了多次捐贈。目前除了對已經捐贈過的學校進行定期捐贈外還將不斷走訪找尋更需要幫扶的偏遠山區學校,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貧困地區學生。

圖為國旗捐贈現場
“大三班公益”活動標志寓意:
中間的“3”代表三班,由6個板塊組成代表全班同學來自6個不同省份;全圖由28筆畫組成代表全班28名同學;左邊的鉛筆代表資助的學生,右邊的鋼筆代表已經走向社會的全體三班同學,雙方通過“3”(即大三班公益活動)連接到了一起;全圖由鉛筆、鋼筆、文字和數字“3”四部分組成,代表全班同窗四年;成體設計卡通,并以鋼筆和鉛筆做寓意,標明此活動是助學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