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崇法,博學精思
——記法學院2018級法學新生法院之行
梧桐擺葉,細雨淅淅。10月18日下午,在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組織下,2018級輔導員平凱帶領全體法學新生,踏上了前往新都區人民法院的參觀之行。此次法院之行旨在促進同學們對專業和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有更加立體的認識,拉近理論與現實的距離,提高同學們的法治意識。
在法院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同學們了解到在法院看似簡單的整體建筑下所蘊含的質樸切實的法治告白。以天平為大樓造型,寓意司法的公正嚴明。邁入大門,大理石屏風映入眼簾,同學們在此瞻睹了前院長鄭天翔的題詞,“嚴肅執法,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制而努力”。明了的話語,既是老院長對法律人的鞭策,也是對后輩的期盼。屏風背面,是以介紹新都地域、人文、法院為主要內容的新都法院賦,一筆筆刻下的是對法官的要求,更是對新都法治歷史的追憶。
來到浮雕墻前,同學們觀摩了兩面法治之墻。一面是由49個不同字體的“法”構成的“法之墻”。多元化的字體表現,展現了法的歷史傳承,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法”莊嚴肅穆和源遠流長。另一面為“荷之墻”。講解員解釋道:“荷亦蓮,蓮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著法律的清正廉潔,同時“荷”與“和”同音,寓意法治的追求即和諧穩定。”
行至二樓,同學們依次參觀了展現中華法治史文化的法治歷史墻、充滿人文關懷的公共閱覽區和以案說法墻。生動詳實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講解,同學們切身感受到作為新時代法律人所應承受的責任。
步入法治文化長廊,“法之淵源”、“院之進程”、“訟之慎斷” 、 “廉之持守”四部分構序井然。威嚴的獬豸、莊重的法袍、肅穆的法槌……讓同學們在豐富法治文化知識的同時,更增添了對職業的憧憬及對未來的期待。
懷揣著對法的敬畏之心、對正義的追求熱忱,同學們結束了法院之行。不少同學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里,會崇尚法治信念,錘煉道德修為,為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學生,一名合格的法律人而不懈努力。注重法律實踐的教學形式,促進理論知識向實踐技能轉化,也落實了我院復合型人才之培養計劃,加強了學科建設,推動了我院法制教育進程,為法學院發展添磚加瓦。
文/盧嘉沁 圖/蒲星然
編輯/夏運美
法學院團委宣傳部
2018年10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