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材料院羽毛球隊的奪冠之旅
近日,在“西南石油大學第二十三屆全民健身體育節——學生羽毛球”的循環決賽中,材料院羽毛球隊分別與石工院、經管院以及機電院進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終以三戰全勝的成績奪得冠軍。
我們有幸采訪到材料院羽毛球隊的四位隊員——張穎,黃娟,胡夢笛和楊皓天。“奪冠,不留遺憾”是他們的堅持。上次比賽,輸給機電院錯失四強,并沒有熄滅他們奮斗的火焰,反而是通過一年的時間提升自己,贏得勝利。
談及羽毛球時,四人都是激情滿滿。“我很愛這項運動,雖然可能不會成為終身職業,但一定會陪伴我一生。大家平時比較忙,每周仍然會約好一起打球。”材料院16級研究生張穎這般說道。
為了比賽備戰,他們不僅從低年級的同學中選拔人才,還專門調整訓練時間,以適應比賽時間段。在早上八點,他們會組織晨跑,以免比賽時身體不適應高強度運動。早上的訓練,是不允許遲到的,“有一次我冒雨跑過去集合,幸好沒遲到。”已經是球隊主力的黃娟如是說。正是因為前輩們皆心懷敬畏,新加入的成員才不會懈怠。他們身體力行,詮釋了什么叫做一絲不茍的完成指令。
本次比賽,與選手們賽前精密的布局和嚴謹的戰略戰術是分不開的。“穩贏的場次一定要拿下,可能會輸的場次盡量讓新成員參與,畢竟,與高手較量的機會有限,未來也是他們的。”張穎在講解戰術時,楊皓天補充道:“比賽能夠讓隊員很快的成長起來,沒有什么比正式打一場比賽更能鍛煉人。”在不斷的失敗、振作、再挑戰中,材料院羽毛球隊的實力快速提升,隊員們也不會因為偶爾的失誤而灰心,在訓練和比賽中鍛煉出來的強大心志為這次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運動項目對于人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堅持下去,隊員們紛紛坦言,“羽毛球是一項耗費時間、精力的運動,在技巧學習之外,更多的還是投入大量時間的練習,并在不論多么困難的情況下都能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
當下,很多年輕人都被手機和電腦占用了大量時間,愿意走出寢室、辦公室、家,參加體育活動的人越來越少,“強身健體”這個概念似乎已經開始慢慢淡化,類似羽毛球比賽的活動,不在單純的是一場競技,更是一個符號,是一種向上的朝氣,引導我們重新回歸自然,回歸人們對運動的熱情,和對力量之美的探索。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讓我們用運動點亮青春的激情,用汗水綻放生命的活力。

圖/游宗英 文/游宗英、謝益海、李明昊
材料院團委宣傳部
2017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