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2017級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張祎楠來到輔導員辦公室詢問這學期的“石榴籽兒計劃”什么時候可以報名。張祎楠是班上的團支書,她說“我發現我們班少數民族學生的高等數學和英語基礎不好,看到通知后自告奮勇想報名結對幫扶,同學之間互幫互助挺好的。”
“2017級有少數民族學生58名,風俗習慣各不相同,高質有序開展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我們探索一整套完善系統的教育管理服務機制?!陛o導員袁唯人說。
石榴,中國傳統文化視為吉祥物,多子多福的象征,恰如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特色。石榴果成熟后,多室多子,籽粒飽滿,顆顆相抱,正如我國56個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用“像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來比喻“各民族團結”,形象貼切、寓意深刻,飽含期望、意境深遠。
我院2017級啟動開展的“石榴籽兒計劃”,名稱取自上述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講話。該計劃由1名優秀漢族學生作為幫扶小組人員,對接幫扶1名學習、生活有困難的四川甘阿涼地區少數民族學生和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幫扶項目包含課程學習、文化交流、生活資助等。
來自經濟學2017級維吾爾族的學生阿迪拉說,“我很感謝學院領導、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幫助,一定不負大家期待,努力學習,自己爭取也能成為下一批幫扶小組成員,和大家共同進步。”
“民族團結教育,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在關心人、幫助人中教育人、引導人;要從細微之處入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用生動鮮活的事實、科學的知識教育、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同學們成人成才。”院黨委副書記覃吉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