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從七月開始,便開始迎來了炎熱的天氣,同時也迎來了長長的假期。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已經放假,七月八月是屬于學生這個特殊角色的夏日狂歡,也有形形色色的實踐活動開始展開。七月初,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院的“新綠新都區水質調研隊”的同學們選擇了“水質情況”這個當下人們較為關心的問題作為實踐主題開展了實踐活動,以此拉開了他們“夏日狂歡”的帷幕。
如今,水安全問題正在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全國十大水系水質一半污染;國控重點湖泊水質四成污染;31個大型淡水湖泊水質17個污染;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這些都是紅色的警訊。水質問題,已經不容小覷了,那么生活中的水質問題如何呢?“新綠新都區水質調研隊”的隊員們同樣好奇同樣關心,所以選擇了這個主題開展了實踐活動。
此次實踐活動歷時3天,由三個部分組成——水樣采集、調查問卷與宣傳、水質檢測。實踐隊的隊員們選取了西南石油大學、新都四中和寶光寺小區作為水樣采集地點,對這三個地方的水樣進行了實驗測定;前往了在新都比較熱鬧的寶光寺廣場,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向其周圍市民發放了關于環境知識的傳單。實踐活動進行的三天,每一天對于實踐隊的隊員們都是不一樣的體驗,都是不一樣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成長。實踐過程中,隊員們互相配合,相互尊重,認真聆聽,他們在成長;實踐過程中,他們走出校園,關注生活中的潛在問題,他們在成長;實踐過程中,他們精心策劃,積極參與,他們在成長。他們奔跑在校園與社會的路徑中,陽光下他們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留下的每一份感動,露出的每一個笑容,都是實踐的意義都是他們的成長。他們的夏日狂歡便以這個十分具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拉開了帷幕。
大學只是溝通校園與社會的橋梁,是大學生們進入社會前繼續充實自己的“深加工場”。最終大學生們要面對的是社會和市場無情的競爭和淘汰,僅僅依靠校園里的知識是不夠的。社會實踐大學生課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生自我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式。“新綠新都區水質調研隊”的同學們便借此實踐鍛煉了自己,同時也告訴了大家,現在的大學生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奮進的一代,他們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一步一步的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