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榜】秀麗江山,以“研”相擔
——記第六屆學生“飛翔獎-學術科技獎”提名獎獲得者陳雯婧
2019年11月1日晚,西南石油大學第六屆學生“飛翔獎”在一期足球場舉行,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2017級博士陳雯婧獲“飛翔獎-學術科技獎”提名獎。
圖中右二為陳雯婧
圖 陳雯婧獲獎照片
圖 頒獎典禮現場
這是陳雯婧來到石大的第八年,從初入校園意氣風發卻茫茫然不知如何操作實驗儀器,到如今奮戰在油田治污科研一線,一路走來,對錦繡山河的熱愛,對碧海藍天的期待,對美的追求,讓她直面治污第一線,勇敢地擔負起新一代青年的時代責任。
這一次,她用自己的“研”值在西油求學路上寫下無悔青春,也用“研”值灌溉了夢想的大樹。
圖 生活中的陳雯婧
乘風有夢待月歸
2011年,對于面臨人生重大選擇的陳雯婧來說,來到西南石油大學,既是十八年來對未知領域探索的渴望,也是夢想暗藏心中的“靈光一現”。那年,發生在渤海灣旁震驚世界的“康菲溢油事件”,讓她第一次到接觸石油行業,也讓她第一次了解到油氣開采安全問題對于生態環境的巨大威脅。也正是那年,一個從不曾見過大海的姑娘,暗暗下定了守護大海的決心。
高考后,她毅然報考了西南石油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并“如愿”學習了油氣田污染治理和環境污染防治等專業知識。本科四年,她從沒想過畢業后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只因自己對環境專業的熱愛,而選擇埋頭苦讀,埋身鉆研。“少不負韶華,青春須早為”,陳雯婧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優異的成績多次榮獲優秀學生獎學金和各類榮譽稱號,并成功保研本校,終以“西南石油大學優秀畢業生”為屬于她的青春年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學思尋夢嘆年華
出于對環境治理的興趣,她自然而然地走上了科研的道路。讀研期間,加入鄒長軍教授團隊、從事油田污水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對于陳雯婧來說都是“機緣”巧合。她說,大四那年參觀學校三期井架時,我意識到只是采用以城市污水為工作對象的處理系統進行油田污染物治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在更多的領域中采用“拿來主義”來豐富技術手段。于是,她選擇了具有交叉學科研究背景的鄒長軍教授團隊,學習如何用化工手段高效經濟地解決環境問題。
在鄒老師的指導下,她不斷地鞭策自己,大四便進入研究室,開始了在科學海洋中的“探險”。當初那個自認為基礎薄弱,還總是擔心教授會因為她的一無所知而不滿的陳雯婧,在短短一年內就已經獨立完成一項課題,撰寫出論文,等待發表。當老師也開始驚嘆她的科研天賦,她卻認為自己并非有何過人之處,反而將一切都歸功于“堅持了興趣”。
圖 實驗工作中的陳雯婧
化雨入夢結碩果
陳雯婧習慣提前規劃自己一周的工作,讓自己過得更有條理。在每一個課題開始前,她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謀定而后行”早已成為了習慣。在陳雯婧看來,科研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她享受在無數的夜晚里埋頭于無盡的實驗探索之中,享受爭分奪秒補充實驗的緊張,以及第一篇論文被接受時的喜悅。然而開心只是一時,稍作調整,她又著手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對她來說,成果只是努力的一個“打卡”標志,在那之后更應該合理地評估自己的水平,衡量自己與實際目標的距離。
日子在一天天過去,一篇篇論文相繼發表,這期間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SCI一區雜志收錄3篇,SCI二區雜志收錄2篇,SCI三區雜志收錄1篇,CSCD中文核心擴展收錄1篇,累積影響因子大于30,她也慢慢有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向著自己的目標穩步前進著。
圖 陳雯婧榮獲十大學術成就獎
踏月圓夢誠可期
除了實驗研究,她還熱衷于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無論是主講人還是聽眾,學術活動總是聚集了一群擁有同樣夢想和興趣的學者,大家一同發現、一同探討,這對陳雯婧來說就是另一個實驗室。通過交流得到的啟發,是學術上不可或缺的寶貴經驗。在校內,陳雯婧也多次以主講人的身份參與學術講座,立志于將自己的學術經驗分享給同學。作為博士生會副主席,她分管學科建設與學術發展方向的工作,組織舉辦了多場學術相關活動,于2018年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參與了在西南石油大學舉辦的四川省第十屆碩博論壇能源類分論壇的組織與協調工作。此外,陳雯婧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先后作為主講人出席日本北海道舉辦的國際氣體放電會議(ICPIG)和韓國濟州島舉辦的亞歐等離子體表面工程國際會議(AEPSE),口頭報告自己當前的科研工作,并榮獲“AEPSE學生獎”。在國際會議中,她遇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研究者,了解更多領域的研究情況,碰撞先進思想,探究科學奧秘,尋找科研靈感。
從2011年到2019年,陳雯婧在西南石油大學度過了八年時光。在校園里的時光長度是固定的,可是校園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是無限的。陳雯婧用興趣播下一粒夢想的種子,在石大的校園里,她用知識積累和學術鉆研的養料,讓種子生根發芽,長成枝繁葉茂的樹,而如今,這棵樹依舊在努力地向更遼闊的天空、更廣袤的大地,生長!
上榜語錄:
億萬萬人群中,小小的你,以捍衛無垠生態之心,在高考志愿書上,鄭重的填下水清魚躍的誓言。飽讀八載,輾轉中日,親裁圭尺,頷首弄字,用科學的力量去守護祖國的碧海,用芳華的歲月,去兌現一個承諾:激濁治污,還水清澈,待到水天一色,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陳雯婧
人物簡介:
陳雯婧,女,中共黨員,四川成都人,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2017級博士。2011年,本科就讀于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后保送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深造,攻讀博士學位至今。期間,獲國家公派出國留學資格,赴日本九州大學以污染物治理為課題開展為期一年的聯合培養。她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目,主要負責橫向課題1項,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并榮獲我校研究生“十大學術成就獎”,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SCI一區雜志收錄3篇,SCI二區雜志收錄2篇,SCI三區雜志收錄1篇,CSCD中文核心擴展收錄1篇,累積影響因子大于30,并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其中單篇文章最高引用量已過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