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情況簡介
張璨,男,漢族,中共預備黨員,土木工程與測繪學院2016級測繪工程專業學生,曾任土木工程與測繪學院團委宣傳部部長。大學期間,平均學分績點3.89(1/131),平均綜合測評75.90(2/131),于2019年9月獲得推免資格,并被保送至西南交通大學測繪工程與技術專業。大一學年通過英語四、六級,大三、大四學年通過計算機二級、三級,獲國家獎學金、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等獎學金11項,獲2020屆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2018年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2018年“創青春”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等各級獎項32項,參與國家級、省級、校級項目3項,發表論文4篇。
心路歷程
屈原《橘頌》有云:蘇世獨立,橫而不流。意思是遠離世俗獨來獨往,敢于橫渡而不隨波逐流。相比于古人高潔的節操,作為學生,獨立并非遠離世俗,而是要做出每個屬于自己的選擇,走好屬于自己的道路。在石大的日日夜夜里,他所追求的,都源于這份獨立的態度和不甘平凡的心。
他記得,思學樓C區教室的最后一排有不斷電的插座
“無車彈鋏怨馮驩”——這是剛進入大學的他,還在為高考而遺憾時的切身感受。當周圍的同學們都在探討今后的專業學習方向、都在熱衷于學生工作與社團活動時,他沒有盲目跟從,而是選擇橫渡,從而彌補自己內心的那份不甘,也因此走上了專注自我的奮斗之路。他選擇把絕大多數的時間用在學業上,努力提升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其他人喜歡學習氛圍濃厚的圖書館不同,他格外鐘意教學樓里的空教室。他說,這里最能帶給他獨立自主的感覺,能使他全情投入,不受到任何來自外界的干擾。
直至今天,他還清楚地記得周一沒課時,他應該徑直走向博學樓的哪間教室才能找到位置;直至今天,他還清楚地記得明志樓里鎖門的保安叔叔的模樣;直至今天,他還清楚地記得思學樓C區后排的插座能夠讓電腦保持電量。為了解決一道又一道的難題,為了背記一條又一條的知識點,他獨自堅守了一個又一個的夜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績。
他記得,每篇稿件必須要“黑體小二加粗居中、宋體小四1.5倍行距”
當然,獨自前行的道路也需要改變。在熟悉大學生活后,他意識到,大學不僅是學習的舞臺,更是步入社會前的演習場。他告訴自己:需要提前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需要大力提升自己的協調溝通能力,需要從不同層面去完善自我。因此,在大二學年同學們開始將重心從學生工作和社團活動轉移到學業上時,他再次橫渡,選擇更多地將時間投身到學生工作中去。在作為院團宣部部長工作的日子里,提起新聞稿、答辯稿、演講稿,會議照、運動照、人物照,他都如數家珍,信手拈來。
每時每刻,一向做事嚴謹的他心里都在默念:每篇文稿的標題必須是黑體小二加粗居中、每篇文稿的正文必須是是宋體小四1.5倍行距、每張照片上傳時像素必須是600×400。在同領導老師的溝通交流中、在和前輩同事的通力合作中,他全面地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這個過程里,他也越發堅信,只有不盲從他人的前進道路,才能夠滿載而歸。
他記得,讓第一篇論文查重率降到8%經過了五次查重
進入大三、大四,他定下保研的目標,選擇再次背離同學間考研與就業的主旋律,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程復習、學科競賽與科研項目之中。帶著這樣的目標與方向,他主動加入專業老師帶領的隊伍,投入到有關“時序DInSAR測量技術”的學習和研究中。整個過程里,他接觸并熟悉了看文獻、寫論文、做答辯等諸多幾乎沒有做過的事情。
他還記得在撰寫論文時,為了降低查重率,一遍又一遍地字斟句酌、總結歸納、調整修改,在經過五次查重后,才達到了查重率8%的要求。這也使他明白,未來無論是在科研還是工作當中,唯有腳踏實地、堅守自我,方才能學有所成、追逐夢想。
我愿獨立,橫而不流。回顧過往,在大學的每一個節點上,他都堅持獨立,敢于橫渡,選擇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方向,取得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成功。
經驗介紹
談及能夠取得現在成績的經驗時,他認為要想讓自己的大學時光不虛度,首先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并且有大致的前進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與規劃。在這個過程中,不一定非要事事巨細、按部就班,但一定要保持獨立、堅守自我,不盲從、不隨流。其次,在懷有正確認識與方向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實踐與交流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保證高質量的課程修讀成績,培養高質量的工作組織能力,進而從容應對未來保研、考研或就業等不同的發展情況,努力成為一名有思想、有態度、有能力的優秀大學生。
人生格言
只有寒冷,才能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