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教育部網站載文《西南石油大學多舉措推進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報道了我校推進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經驗。全文如下:
西南石油大學多舉措推進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西南石油大學多舉措、分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顯著成效。
推進“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計劃”。一是堅持科學化管理。編印《輔導員工作手冊》,進一步明確輔導員角色定位和崗位職責。完善選聘、配備、管理、考評機制,明確輔導員引進必須通過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心理素質考核和職業傾向測試。二是落實常態化培養。成立省內首家輔導員發展中心,針對輔導員不同類型和帶班性質,采用不同教材和教程,實施遞進式培養計劃,構建部、省、校、院多層次和崗前、日常、專題、骨干研修多類別常態化的培訓體系。三是布局多樣化發展。打通輔導員“教師”“干部”雙線晉升通道,制定輔導員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設立輔導員科研專項,支持輔導員開展德育前瞻性研究,推動隊伍由“實踐型”向“實踐—研究型”轉變。鼓勵輔導員提升學歷層次、拓寬職業化發展方向,遴選組建輔導員工作室,著力培養輔導員隊伍“帶頭人”。
加強思想引領和文化素質教育。一是印發《西南石油大學關于在學生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將教育實踐活動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教育、學風建設等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全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精神實質。二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統領,制定學生德育大綱,針對不同類型、層次、階段的學生實施不同的德育工作計劃,建立配套德育學分認證(轉換)辦法,系統化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國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識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建設。結合教育部“易班”、“中國大學生在線”等媒體形式推進計劃和學生工作信息化系統建設,不斷提升學工隊伍把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和引導能力。建設“青聽”、“蜂鳴”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等一批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廣泛開展線上線下活動,構建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新渠道。
從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入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一是以優化學生獎助體系為基礎,明確“助困”“獎優”兩條主線,進一步豐富“菜單式”助困體系。主動與社會企業聯系,努力擴大社會資助獎學金的比例。以資助育人為方向,著力打造“頒獎文化月”活動和學生勵志成才報告會,發揮榜樣力量。二是實施“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計劃”。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驗式教學改革,搭建自助式測評、微信、MOOC公開課等網絡平臺和“5.25”心理健康節、心理情景劇、心理團體輔導、主題沙龍、讀書會等課外實踐平臺,推動建立“健心小屋”、學生區心理咨詢服務站、學生談心談話室,促進心理咨詢大眾化。三是注重服務育人,不斷完善“大資助”體系,將經濟助困與心理幫扶、學業指導、法律援助等有機結合,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相關鏈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55/201509/t20150909_20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