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日(博導)
姓名 |
黃旭日 |
|
出生年月 |
1965.01 |
|
職稱 |
教授 |
|
碩導/博導 |
博士生導師 |
|
學科專業(yè) |
地質(zhì)資源與地質(zhì)工程/地球物理 |
|
研究方向 |
油藏地球物理 |
|
所屬室所 |
物探教研室 |
|
聯(lián)系方式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
個人簡介 |
||
黃旭日,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特聘專家,四川省特聘專家,成都市“蓉漂計劃”特聘專家。第八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現(xiàn)任地球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院長,SEG(美國勘探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區(qū)執(zhí)行理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編委會委員,蘇格蘭赫里瓦特大學博士考試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跨學科融合方法和技術(shù)研究。獲2009-2010美國SPE(石油工程師學會)杰出講師獎,2014年美國SEG榮譽講師獎,2016年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yè)委員會優(yōu)秀講師獎,省部級獎勵4項。授權(quán)發(fā)明專利12件,軟件著作權(quán)31件。在《Geophysics》《Applied Geophysics》等期刊及國際學術(shù)會議上發(fā)表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參與著作2部。
|
||
研究領域 |
||
一、 油藏地質(zhì) 二、 地球物理 三、 油氣田開發(fā) |
||
教育背景及工作經(jīng)歷 |
||
教育背景: 1981.09-1985.06 華東石油學院(現(xiàn)中國石油大學) 礦場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 學士 1992.10-1993.08 University of Tulsa 石油工程 碩士 1993.09-1995.05 University of Tulsa 石油工程 博士
工作經(jīng)歷: 1985.08-1992.01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助教 1996.03-2001.08 西方奇科WesternGeco高級工程師 2001.08-2002.05 K&A Inc. 咨詢公司首席地球物理師 2002.06-2016.12 SunRise PetroSolutions Tech., Inc.總裁 2011.01-2016.12 中國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7.01-今 西南石油大學教授
|
||
主要研究項目 |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基金,鶯瓊盆地中深層異常溫壓地震巖石物理理論及綜合智能儲層預測方法研究,U20B2016, 2021.01-2024.12255萬元,主持 2. 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 “高性能計算”專項“面向E級計算的能源勘探高性能應用軟件系統(tǒng)與示范”, 2017YFB0202900,2017-07至2021-06,128萬元,主持 3. 國家重大專項,油砂優(yōu)質(zhì)儲層綜合評價及預測,2016ZX05031-003-002,2016.01-2020.12,課題長/主持。 4. 國家重大專項,秦皇島32-6油田河流相儲層定量表征以及地震驅(qū)動建模,2011ZX05024-001-06,2012.06-2013.12,212.73萬元,課題長/主持。 5. 中石油重點項目,微地震監(jiān)測技術(shù)研究,2011A-3605-01,2012.04-2013.03,700萬元,課題長/主持。 6. 國家重大專項,油藏地球物理軟件協(xié)同工作平臺研制,2011ZX05019-006,2011.01-2015.12,870萬元,課題長/主持。 7. 國家重大專項,油藏地球物理軟件源碼開發(fā),BGP201104420,2011.01-2014.12,585萬元,課題長/主持。 8.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油田分公司,企事業(yè)單位委托項目,31450008-19-ZC0613-0004,復雜小斷塊巖性油藏砂體邊界識別及砂體規(guī)模刻畫技術(shù)研究,2019-12至2020-12,47萬元,主持 9.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企事業(yè)單位委托項目,CCL2019ZJFN0700,超低壓條件下巖石物理彈性參數(shù)實驗及時移地震時機正演模擬,2019-08至2020-07,98萬元,主持 10.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永920示范區(qū)砂礫巖儲層有效性井-震聯(lián)合測試,2019-4至2019-12,33萬元,主持 11.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春風油田排609-16井區(qū)砂礫巖稠油油藏有效油層預測,2018-11至2019-12,47.17萬元,主持 12.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企事業(yè)單位委托項目,041018090045,哈拉哈塘油田哈6區(qū)塊奧陶系精細油藏描述,2018-09至2019-09,280萬,主持 13. 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企事業(yè)單位委托項目,XIVS14JS2017-112,磨溪22-磨溪52井區(qū)燈四氣藏地震-地質(zhì)-油藏一體化描述,2017-11至2018-10,96.5萬元,主持 14.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勘探開發(fā)研究院,鹽斜229塊深層砂礫巖儲層預測,2016-12至2017-12,45萬元,主持
|
||
代表性成果 |
||
代表性文章: [1.]Huang X. R., Li L., Li F.L., Li X.S., Chen Q., and Dai 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terative facies-constrained seismic inversion[J]. APPLIED GEOPHYSICS,2021. [2.]Zhang D., Huang X.R., Fan T.E., Wang H.F., Ding F. and Yin C.,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interpretation below the seismic resolution in an offshore oilfield[J]. Interpretation, 2021,3. [3.]Chen X. C., Hu Y. Z., Huang X. R., Zhang H. Z., Cao W. P., Xu Y. G., and Tang J.,Marchenko imaging based on self-adaptive travel time updating,[J]. APPLIED GEOPHYSICS, 2020, 17(1): 81-91. [4.]Huang X. R., Xu Y. G., Li H. Y., Zhang Z. W., Xu W., An anisotropic rock model-guided post-stack attribute analysis with pore types and production data for a carbonate gas reservoir[J]. Solid Earth Geophysics, Methods, Front. Earth Sci. 14 Dec 2020, [5.]Jiao Y , Huang X , Liang S , et al. Deep structure and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of the Cuonadong dome, Tethys Himalaya, China: Geophysical constraints[J]. Geological Journal, 2020(7). [6.]Yang S., Huang X. R., Yin C., Xu Y.Q., Zhao Y.G., Yan j.. Intra-layer heterogeneity of sandstone with different origins in deep-water environment and its causes[J]. Sustainable Computing: Informatics and Systems, 2019,21:10-18. [7.]Huang X. R. and Lv Y.M.. Seismic attribute integration with production data by RGB fusion. SEG Technical Program Expanded Abstracts 2018 [8.]Shao Y, Huang X., Xing Y., An integrated 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and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SRV)[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7, 159:903-914. [9.]Huang X.R., Integrating time-lapse seismic with production data: A tool for reservoir engineering[J]. Leading Edge, 2012, 20(10):1148,1150-1151,1153. [10.] Huang X.R., Laurent, et al. Improving production history matching using time-lapse seismic data[J]. Leading Edge, 1998. [11.] Huang X , Meister L , Workman R .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by Integration of Time-lapse Seismic and Production Data. 1997. [12.] 黃旭日,代月,徐云貴,唐靜.基于深度學習算法不同數(shù)據(jù)集的地震反演實驗[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2(06):16-25. [13.] 范廷恩,黃旭日,馬淑芳.VSP時空域高角度單程波方程偏移及其應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6,59(9):3456-3469. [14.] 范廷恩,黃旭日,胡光義,王宗俊,尹成.概率法反演技術(shù)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8(3):65-74. [15.] 撒利明,甘利燈,黃旭日,陳小宏,李凌高.中國石油集團油藏地球物理技術(shù)現(xiàn)狀與發(fā)展方向[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3):611-626. [16.] 李春霞,黃旭日,朱孟高,張凡.地震屬性在火山巖油藏數(shù)值模擬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32):59-62. [17.] 汪浩,黃旭日.多道最小平方法匹配地震、測井數(shù)據(jù)建模[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9,32(2):112-118. [18.] 陳玉棟,黃旭日.整合3D地震數(shù)據(jù)和動態(tài)數(shù)據(jù)的應用[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9,32(2):138-142. [19.] 黃旭日.國外時移地震技術(shù)的研究狀況[J].勘探地球物理發(fā)展,2003,26(1):7-12. 專利: [1.]分析地質(zhì)構(gòu)造對地震反演裂縫密度影響的方法(ZL 201811635126.0),專利所有者:徐云貴, 黃旭日, 張榮虎等。 [2.]油田儲層層內(nèi)非均質(zhì)性綜合評價方法,(ZL201810564798.0), 專利所有者:楊莎莎,黃旭日,尹成等。 [3.]一種基于多屬性的砂體疊合模式識別方法(ZL201511005038.9);專利所有者:胡光義,范廷恩,黃旭日,王暉,樂靖,張顯文,宋來明,張晶玉,劉振坤,高玉飛。 [4.]砂礫巖體基于巖心刻度測井的測井特征曲線重構(gòu)方法(ZL201510071250.9);專利所有者:王軍,田同輝,張強,黃旭日,靳利超,晁靜,孫志勇,唐軍,許彥群,邵德艷,吳滿,李鈺,李毅,張洪波。 [5.]一種軟件加密鎖(ZL201320050853.7);專利所有者:王光海,黃旭日 軟件平臺方面: [1] 領導完成地震油氣藏開發(fā)綜合一體化系統(tǒng)R-Seis(2019SR0350438)。 榮譽: [1.]Bridge chasm between geophysics & reservoir engineering-SEG榮譽講師獎(2014)。 [2.]Close the loop between geophysics and reservoir engineering-SPE杰出講師獎(2010)。
|
||
研究團隊 |
||
地震成像-地震綜合解釋-油藏一體化團隊,設立在西南石油大學,主要面向油藏地球物理的數(shù)據(jù)融合以及面向油藏的成像方法研究。主要技術(shù)人員包括: 1. 黃旭日博士:油藏地球物理 2. 胡葉正博士:地震成像、反演與處理系統(tǒng) 3. 徐云貴博士:各向異性、地震反演 4. 曹衛(wèi)平博士:地震成像、信號處理 5. 唐 靜博士:地球物理反演理論、應用 6. 李 昆博士:電磁勘探方法正反演研究 7. 窩聿楷博士:地球物理數(shù)據(jù)處理、成像 8. 許川東博士(短期):多波和地震解釋專家(美國) 9. Allyson Gajraj博士(短期):油藏工程,長達近40年的經(jīng)驗(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