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时时彩开奖号码-重庆时时彩万能投注

吳豐

姓名

吳豐

出生年月

1983.11

職稱

副教授

碩導/博導

碩士生導師

學科專業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工程

研究方向

非常規儲層測井評價,測井原理及地質應用,三維數字巖心

所屬室所

測井教研室

聯系方式

Email: [email protected]

個人簡介

 

吳豐,男,漢族,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測井原理及地質應用,非常規儲層評價(致密砂巖、縫洞性碳酸鹽巖、頁巖油/氣等)、巖石物理、三維數字巖心等方向的研究及教學工作。先后負責或參與四十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及油田橫向項目。先后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錄10篇,獲中國國家發明專利8項,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擔任Fuel、Energy and Fuels、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GERInterpretation、Scientific   Report、Acta   Geophysica、地質科技通報、天然氣工業、油氣藏評價與開發、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學報等期刊審稿人,2020年、2021年、2022年地質科技通報優秀審稿人,地質科技通報、油氣藏評價與開發、測井技術、斷塊油氣田期刊青年編委,獲2023年地質科技通報優秀青年編委杰出貢獻獎,獲“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研究領域

 

一、非常規儲層評價

圍繞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珠江口盆地等典型盆地的致密砂巖、縫洞性碳酸鹽巖、頁巖油/氣等非常規儲層,綜合利用巖石物理實驗、測井處理與解釋、數值模擬等手段,開展非常規儲層綜合評價。

二、測井原理及地質(開發)應用

基于聲波測井、電阻率測井、放射性測井和核磁共振測井的基本原理,開展測井理論及應用方法研究,并應用于構造分析、巖相分析、儲層地質甜點/工程甜點預測、烴源巖研究、蓋層與隔夾層研究、油氣藏動態描述等方面。

三、巖石物理實驗與三維數字巖心模擬

針對非常規儲層評價中存在的各種巖石物理難題,開展聲波測試、巖電測量、核磁共振測量等配套實驗的設計及分析方法研究;以鑄體薄片、掃描電鏡、微納米CT掃描、核磁共振成像等顯微圖像為基礎,結合巖芯照片、聲/電成像測井等井筒圖像,建立不同尺度的三維數字巖心,開展巖石滲流特性、導電特性等數值模擬研究。

 

教育背景及工作經歷

 

教育背景:

2008.09~2011.07    西南石油大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工學博士

2005.09~2008.07    西南石油大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工學碩士

2001.09~2005.07    西南石油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理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9.12~今,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

2017.05~2022.05,英國阿伯丁大學,地質與石油地質系,客座講師

2016.05~2017.05,英國阿伯丁大學,地質與石油地質系,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訪問學者

2011.07~2019.12,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

 

主要研究項目

 

1. 富有機質頁巖微觀組構對電學、聲學和力學各向異性的影響機理研究(四川省科技廳,省院省校聯合項目)

2. 四川深部頁巖氣開采壓裂技術關鍵問題與潛在地質災害風險防控(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3. 海陸過渡相頁巖層系含氣富集區地球物理評價及勘探有利區預測(中石油-西南石油大學創新聯合體)

4. 裂縫-孔隙型碳酸鹽巖儲層測井識別與評價技術(中國國家科技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

5. 草古1潛山裂縫型底水特-超稠油油藏有效油層識別與描述(中石化,勝利油田)

6. 磨溪-龍女寺地區須二段致密儲層測井精細解釋評價(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中油氣礦)

7. 高溫超壓氣層測井評價技術研究(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8. Sub-surface sand   fluidisation (Sand Injectites Phase 3),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DECC) (formerly the UK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ong,   Lundin, Marathon, Statoil, and Total (英國,聯合資助)

9. 柴西北特殊測井適應性分析與產能評估技術研究(中石油青海油田,重大專項)

10. 基于三維數字巖心及巖電實驗的致密砂巖導電特性研究(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代表性成果

 

一、主要學術期刊:

1. Feng Wu, Linlin Cong, Wenxing Ma, Jianfeng Liu, Jin Dai, Xin   Nie, Xiangchao Shi, Yingying Luo, Chunchao Chen. Finite element method-based   resistivity simulation and water saturation calculation of irregular   laminated shaly sandstone. Geomechanics and Geophysics for Geo-Energy and   Geo-Resources. 2023, 9: 1-19.

2. Feng Wu, Yang Li, Brian Burnham, Zeyu Zhang, Cong Yao, et al.   Fractal-based NMR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in tight sandstone: A case study of   the Jurassic rocks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110940

3. Feng Wu, Jin Dai, Zhu Wen, Cong Yao, Xiangchao Shi, Lixi   Liang, Liang Yun, Biao Shi. Resistivity anisotropy analysis of Longmaxi shale   by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resistivity   simul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22, 104700

4. Feng Wu, Jin Dai, Lei Shi, Lin Fan, Yao Guan, Yuhan Li,   Qinghui Wang, Chunchao Chen. An Experiment-Based Study of Formation Damage   Using a Microetching Model Displacement Method. micromachines, 2022, 13, 270

5. Wu Feng; Wen Zhu; Yao Co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on Resistivity, Formation Factor and   Cementation Index in Tight Sandstone, Acta Geologica Sinica.,2020, 94(2): 290–304

6. Feng Wu, Cong Yao, Linlin Cong, and Yanping Xi, Pore-scale   gas–water flow in rock: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pen   Geosciences, 2020; 12, 532–546

7. Feng Wu, Yanping Xi, Qicheng Fan, et al., Influenc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res on NMR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in Pebbly   Sandstone, Journal of Magnetics, 2019, 24(4), 704-716

8. Feng Wu, Andrew Hurst, Antonio Grippa, Grain and pore   micro-texture in sandstone sill and depositional sandstone reservoirs:   preliminary insights, Petroleum Geoscience, 2018, 24, 2236-243

9. Feng Wu, Zhu Wen, Xiaoyu Liang, Wei Yu, Jianhai Ma, Liqiang   Sima, Understanding Well Log Peak Shifts in Thin Beds,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6, 13(9): 1345-1348

10. Feng Wu, Qicheng Fan, Dan Huang, Li Ma, Xiaoyu Liang,   Liqiang Sima, Predicting gas-water relative permeabilit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Mercury Injection Capillary Pressure measurements,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32: 35-47

11. 吳豐, 羅瑩瑩, 李昱翰, . 四川盆地公山廟油田大安寨段湖相灰巖-頁巖裂縫特征與測井識別.地質科技通報,2022,41(5):55-67

12. 吳豐,代槿,姚聰,習研平,等. 塔河油田奧陶系一間房組與鷹山組斷溶體發育模式解剖. 斷塊油氣田,2022291),33-39

13. 史彪,吳豐,李樹新,梁蕓,習研平,等. 海陸過渡相優質頁巖測井識別:以鄂爾多斯盆地大寧-吉縣地區山2段為例,地質科技通報,2022,1-11

14. 吳豐,習研平,張亞,. 川東川南地區茅口組巖溶儲層分類識別及有效性評價. 巖性油氣藏,2020,32(2):1-10.

15. 吳豐,司馬立強,楊洪明,令狐松,田蔥蔥. 柴西地區復雜巖性核磁共振T2截止值研究. 測井技術,2014,(02):144-149

 

二、發明專利:

1. 陳春潮,吳豐,等,一種基于網格分析法的儲層壓裂后可動流體飽和度計算方法,發明專利,2023CN116502557B

2. 陳春潮,羅瑩瑩,等,一種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維數的巖石滲透率計算方法發明專利,發明專利,2023,CN113624799B

3. 吳豐,習研平,等,一種基于聲電成像測井圖的裂縫性地層滲透率曲線計算方法,發明專利,2022,CN109900617A

4. 吳豐,代槿,梁蕓,等,一種基于顯微圖像處理的砂巖滲透率計算方法,發明專利,2022,CN113029899A

5. 吳豐,梁蕓,史彪,等,一種基于鉆時數據的縫洞性油氣藏的儲層識別方法,發明專利,2021,CN112727440B

6. 吳豐,梁蕓,陳春潮,等,基于電阻率模擬的含瀝青溶孔溶洞儲層巖電參數確定方法,2023,發明專利申請號:202310593007.8

7. 陳春潮,吳豐,史彪,等,基于氣水平衡巖性組合單元的頁巖含水飽和度預測方法,2023,發明專利申請號:202310703209.3

8. 吳豐,陳思源,等,一種基于常規測井曲線特征重組的砂巖氣藏水平井產量預測方法,2023,發明專利申請號:202410061275.X

9. 吳豐,羅瑩瑩,等,基于光電吸收截面指數的地層鈣質膠結物含量計算方法,2022,發明專利申請號:202211076515.0

10. 吳豐,史彪,梁蕓,等,一種陣列聲波測井和常規測井結合的地層滲透率計算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202110154244.5

11. 令狐松,蘇波,吳豐,宋小增,等,一種基于混合水電阻率迭代的水淹層含水飽和度計算方法,發明專利,2020,CN111322065A

12. 令狐松,蘇波,吳豐,宋小增,等,一種基于視油層電阻率曲線構建的儲層流體性質判別與產水率計算方法,發明專利,2018,CN109766615A

13. 令狐松,吳豐,蘇波,黃亮,程超,等,一種基于視水層電阻率的水淹層識別與產水率預測方法,發明專利,2017CN110017136A

14. 令狐松,姚軍朋,吳豐,司馬立強,崔式濤,張程恩,一種核磁共振孔隙度測量的校正方法、裝置及系統,發明專利,2014,CN201310729367.2

15. 馬建海,段生盛,吳豐,劉新美,等,一種測井頻率匹配薄層校正方法與設備,發明專利,2010,CN201010215208.7

16. 馬建海,段生盛,吳豐,劉新美,等,獲取高分辨率測井曲線的方法及裝置,2010,CN201010215203.4

 

三、軟件著作權:

1. 陳春潮,吳豐,王澳,等,基于測井資料的單井油氣儲層壓裂縫高度預測軟件,2023.01.12,軟著2023SR0471623

2. 陳春潮,吳豐,王澳,等,基于測井曲線的巖石力學參數計算軟件,2023.01.06,軟著2023SR0471624

3. 梁蕓,吳豐,梁蕓,基于深度學習的石油測井分析系統,2022.08.18,軟著2022SR1192114

4. 代槿,吳豐,基于SSMHTML5的在線圖片簡單處理系統V1.02021.04.02,軟著2021SR0783927

5. 叢林林,吳豐,基于測井資料的裂縫參數計算及儲層參數統計軟件,2019.02,軟著3607920

6. 吳豐,單沙沙,神經網絡產能預測軟件,2017.11,軟著2213815

 

四、科技獎勵/稱號:

1. 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23)

2.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柴達木盆地復雜巖性油氣藏測井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2022年,排名1/6)

3.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安岳氣田縫洞型碳酸鹽巖儲層地球物理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2023年,排名1/10

4. 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科技進步二等獎:低孔低滲混積巖儲層測井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2023年,排名1/10)

5.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復雜儲層鉆完井工程一體化優化關鍵技術與應用(2022年,排名13/15)

6. 四川省石油天然氣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岳氣田縫洞型碳酸鹽巖氣藏儲層測井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2023年,排名2/10

7.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二等獎:克拉美麗裂縫型火山巖底水氣藏高效開發關鍵技術研究(2019年,排名9/10)

8.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合作創新二等獎:縫洞型碳酸鹽巖儲層測井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2018年,排名2/10

9. 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英東油田一號構造復雜斷塊油氣藏測井精細解釋研究(2015年)

10. 中國石油學會第18屆測井年會論文二等獎:孔隙型碳酸鹽巖儲層測井評價技術難點與對策(2013年,排名3/4

11. 中石油青海油田重大專項第一名:柴西北特殊測井適應性分析與產能評估技術研究(2012年,排名2/8

12. 中海油2019年開發類外協項目優秀獎:文昌13-2油田低滲儲層復雜油水關系測井識別研究(2019年,排名3/10

 

五、學生競賽獎勵:

1. 孟凡,陳思源,等,2023 SPWLA PDDA Machine   Learning Competition2023年國際巖石物理學家與測井分析師學會,機器學習競賽),全球第一名

2. 羅瑩瑩,等,2023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全國研究生組特等獎

3. 陳春潮,代槿,等,2023年第九屆互聯網+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四川省賽金獎、全國賽銅獎

4. 代槿,等,2021年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全國研究生組二等獎

5. 代槿,等,2021年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四川省賽二等獎

6. 代槿,等,2021年第七屆互聯網+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四川省賽銅獎

7. 代槿,等,2019年全國高校計算機能力挑戰賽,全國賽二等獎

 

研究團隊

 

油氣藏地震-測井-開發地質一體化創新聯合團隊

復雜油氣藏巖石物理及測井地質綜合評價研究團隊

 

 



来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统计| 崇义县| 百家乐官网合作| 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军事| 百家乐投注秘笈| 现金博彩网| 百家乐官网真人百家乐官网皇冠| 赌博娱乐城| 百家乐投注网中国体育| 免费百家乐官网统计工具| 基础百家乐官网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论坛及玩法| 网络真人赌场| 百家乐桌德州扑克桌| 百家乐官网轮盘一体机厂家| 百家乐破解的办法| 金银岛娱乐城开户| 百家乐怎么| 一二博网|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提款| 优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金都国际娱乐| 百家乐官网筹码套装包邮| 浙江省| 韩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乐中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场安全吗| 真人百家乐ea平台| 澳门百家乐国际娱乐城| 凯旋门娱乐| 百家乐2号破解下载| 涂山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红黑轮盘| 博彩百家乐官网字谜总汇| 赌场百家乐官网破解| 百家乐官网真人娱乐场开户注册 | 百家乐强弱走势图| 百家乐官网77scs官网| 博彩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