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思學樓A401會議室,新都區委統戰部副部長袁志忠帶隊新都區知聯會代表來校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校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昌元出席調研會并作主題報告,會議由新都區知聯會會長張雷主持。
張雷首先介紹了調研課題的背景及目的。新都區知聯會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重點聚焦區委提出的“一心三區”戰略部署,謀細篤實,為新都區經濟建設建言獻策。課題重點圍繞“一心三區”建設中的“建設天府糧倉精品區”展開,通過課題研究努力為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功能更完善的“天府糧倉精品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想通過此次調研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為課題后續展開提供扎實的案例。

隨后,張昌元作了題為《開啟志智雙扶新模式,助推彝族同胞拔窮根》的主題分享。張昌元從聚焦“五位一體”(完善基礎設施、創新發展產業、狠抓技能培訓、扶持基礎教育、選配優秀干部)新舉措,攻克移風易俗老問題;專業社會工作“繡”出彝家新村鄉風文明;主要成效等三部分展開主題分享。
“我覺得,不論是精準扶貧還是鄉村振興工作,必須要因地制宜,要有創新,要幫在點上,扶在根上,關鍵是要解決問題。”張昌元說,通過前期細致深入的調研,發現要帶領群眾擺脫貧困,完善基礎設施、增加農民收入固然重要,但要著眼長遠的根本之計還在于移風易俗。
“我們充分發揮了高校在智力和教育幫扶上的優勢,創新工作思路,幫扶舉措注重實效。在學校用心用情用力的大力幫扶下,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成效顯著,群眾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空前高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張昌元自豪地說道,學校的幫扶工作在當地產生了系列連鎖反應,幫扶的村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產業發展初具規模、種養殖業日趨成熟、基礎教育蒸蒸日上,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張昌元還說,通過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整個彝族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全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的奮斗目標和小平同志“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遺愿,彝族同胞對國家非常感恩,對我們學校開展的幫扶工作非常的感激。
主題分享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一件件生動的幫扶案例,一個個生動的幫扶成果,讓在場的知聯會會員代表們感慨萬分。新都區知聯會副會長張志國說,西南石油大學的幫扶工作做的實在,體現了智慧;新都區知聯會副會長吳有華說,分享干貨滿、工作實,西南石油大學的鄉村振興工作舉措為她所在的新都區石板灘的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借鑒思路。
袁志忠在總結發言中說,調研收獲很大,新都區知聯會要發揮力量,引領帶動新都鄉村振興項目高質量發展,形成鄉村振興的“新都樣板”,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黨外知識分子的力量。要加大黨外知識分子的培養,引導鄉賢能人投身到鄉村振興,激發他們積極建言資政、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熱情。扎實做好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著力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具體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校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牟卿,校知聯會副會長、校醫院院長張繼紅,新都區委統戰部相關工作人員、校統戰部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調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