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區氣象局進校開展世界氣象日主題科普
3月20日,在第65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新都區氣象局走進我校,聯合化工院綠舟協會、化學協會、研究生會,開展了主題為“攜手氣象預警,共筑綠色未來”的科普宣傳活動。
移動式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車、移動氣象觀測裝備、區域自動觀測站……智能化的氣象監測設備被搬進了校園,活動以“戶外參觀+科普講解”的形式,詳細講解了百葉箱、溫濕度傳感器、翻斗式雨量計、風向風速儀等氣象儀器的原理和作用,讓廣大師生“零距離”探索氣象的奧秘。在氣象科普知識講座上,氣象局工作人員講解了新都區常見的幾種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以及相應的災害防御知識,現場為師生解答各類問題。
化學協會和綠舟協會也在現場演示了各類氣象化學實驗,同學們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制作了簡易濕度計和化學反應驅動風向儀等氣象環境監測小工具,學習了氣象監測的科學邏輯。
參與學生紛紛表示活動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性。環境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程鶴說:“親手操作人工降雨實驗,讓我對氣象科技有了全新認知。這樣的實踐機會非常難得!”化學協會指導教師、化工院輔導員蔡小茵點贊這次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防災意識和科學探索興趣。
活動策劃者、“青年實干家”計劃參與人、化工院2024級研究生方嘉俊介紹,作為“青年實干家”參與者,發起此次活動旨在助力“七彩社區”項目多維度開展校地合作,今后還將探索青年參與社區治理的更多創意方式,為社區發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新都區氣象局負責人表示:“氣象預警是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通過校園活動,我們希望青年學子成為氣象知識的傳播者、綠色未來的踐行者。”化工院團委副書記楊磊認為,這次活動將學科特色與社會責任結合,充分發揮了貫通學校與社會的組織體系和實踐教育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