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南仁東精神之光,踐行工程報國青春使命——“工程報國·工程有我”實踐隊走進南仁東紀念館
為傳承科學家精神,感悟科研工作者的奉獻情懷,2025年7月6日,“工程報國,功成有我”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南仁東紀念館,開展了一場充滿意義的參觀學習活動。
踏入紀念館,團隊成員便被館內莊重肅穆的氛圍所感染。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手稿、一幅幅歷史照片、一段段影像資料,南仁東先生為建造中國天眼鞠躬盡瘁的一生徐徐展開。從 1994 年中國天眼預研究開始,到 2016 年 FAST 落成啟用,南仁東先生用 22 年的時間,從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再到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將全部心血傾注在這一宏偉工程中。他帶領團隊跋山涉水,踏遍西南深山,只為找到最理想的建造地址;面對技術難題,他廢寢忘食,反復鉆研,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事跡深深打動著每一位團隊成員。
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認真聆聽講解,不時駐足觀看,相互交流感受。成員表示:“南仁東先生用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堅守與奉獻,他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擔當,讓我深受觸動。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在自己的學習和未來工作中,不畏困難,勇于探索。”
未來,“工程報國,功成有我”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將帶著這份精神力量,在社會實踐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隊員拍攝的“南仁東紀念館”內的照片
實踐隊員正在采訪園內工作人員
上一條:賡續精神血脈暑期社會實踐隊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 下一條:西南石油大學土木工程與測繪學院“工程報國·功成有我”暑期社會實踐隊整裝待發,開啟暑期社會實踐新征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