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研讀

    2017-4-21 高國良:《反杜林論》(一)

    發布日期:2017-05-08 作者:    編輯:胡仲成    審核:    點擊:[]

    日期:2017年4月21日(星期五)

    地點:思學樓A501

    時間:19:30—21:30

    領讀:高國良

    主題:《反杜林論》序言部分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第一版序言中寫到:這部著作決不是什么“內心沖動”的結果。弘毅沙龍在新學期開始決定閱讀《反杜林論》這本著作,同樣也并非是“內心沖動”的結果,而是鑒于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而做出的選擇。

    高老師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恩格斯寫作《反杜林論》的歷史背景和目的。他說,恩格斯之所以要批判杜林的錯誤思想,主要是為了維護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內部的團結和統一,以及教育和挽救那些被杜林學說所迷惑的同志。恩格斯在首版序言中,還批判了德國思想界“創造體系”的不正之風,直斥其為“高超的胡說”。

    在解讀第二版序言時,高老師不僅介紹了《反杜林論》出版后的現實遭遇、再版原因、修訂增補情況,對于恩格斯在建立辯證唯物主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給予了客觀評述。在第三版序言中,恩格斯主要說明了增補第二編第十章《<批判史>論述》的理由。

    研讀過程中大家積極參與討論,發表各自的見解,一致認為只有回到原典,回到恩格斯當初著述的歷史語境中,才能深入領會《反杜林論》這部著作的內涵。由于《反杜林論》所奠定的闡釋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框架,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和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閱讀這部著作對于我們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脈絡具有重要意義。

    參會老師:崔發展 張培高 張健豐 潘建屯

    參會學生:羅文雙和晉張維強曾凱喻金倫鄧雨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