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動態

    德法教研室組織模擬政協“政”能量實踐隊奔赴延安開展實踐活動

    發布日期:2023-08-14 作者:楊莉 蘇慧 付嘉妮    編輯:秦承明    審核:張莉    點擊:[]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實地研學,以學促干,2023年建黨節以來,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西南石油大學“石大模擬政協‘政’能量實踐隊”合作,組織實踐隊從成都奔赴延安,開展了為期多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該實踐隊由西南石油大學學生模擬政協協會的成員組成,協會始終牢牢把握“思想政治類”學生社團的屬性,開展了豐富的帶有思政性質的實踐調研活動

    本次“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為期七天,團隊去到了革命舊址,去到了梁家河,去到了田間地頭,去到了延安市圖書館,成員以各自課題為導向深入探究延安歷史及延安精神,汲取延安精神的力量。

    上篇:以腳步丈量革命舊址,用內心領悟延安精神

    在參觀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時,實踐隊遇到了來自延安市一小學的學生,邀請實踐隊的黨員同學為小學生們分享一段故事。孩子們圍在隊員馬樂周圍,馬樂給孩子們講道,就在過去的六一兒童節,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去到北京的小學和小朋友們共慶“六一”。

     

    隊員們共同參觀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窯洞里,整齊擺放著桌椅床鋪,桌上還擺放著毛筆、書本,充滿了生活氣息。隊員們在窯洞里駐足觀看,仿佛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革命志士們剛出門,不久又要伏案辦公。

     

    隊員們共同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隊員們把自己從書本上讀來的黨史和紀念館展示的內容一一照應,有會心處,有獲新知處,有所思有所悟。

    在楊家嶺,實踐隊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央大禮堂,瞻仰了七大會址。會址內,幾張條桌和十幾把木椅,樸素的陳設依然折射出七大的光輝。會址兩邊墻上懸掛著六個“V”字旗座,象征著勝利;旗座上各插四面黨旗,象征著共產黨已經走過了24年的歲月堂后墻“同心同德”四個大字是毛澤東親筆為大會題寫的主題詞,更是展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在棗園,實踐隊結識了老一輩革命家張子良的外孫溫先生,并和他進行了深度的交流。溫先生為實踐隊員講述了張子良的革命故事,并生動再現了毛主席在棗園辦公的場景。在與溫先生的交流下,實踐隊的成員對棗園當年發生的革命故事有了更深度的理解。

     

    中篇:觀農業科技風采,品鄉村振興魅力

    隊員們去到了延川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老鄉的大棚和梁家河山上的蘋果地。進到科技示范園里,是整齊排列的大棚,每個路燈上都寫著諸如“服務三農 鄉村振興”的標語。在延川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里,在老鄉的大棚里,在梁家河山上的蘋果園里,小到物理補蟲的粘板,大到對果園管理實行智能化控制的系統處處展現了現代科技賦能農業的發展進步。先進的理念、設備、種植技術、種植方式,讓隊員們大開眼界。老鄉的種植大棚里,安裝了軌道車,從田的這頭到那頭,不再需要人力搬運;安裝了農業物聯網儀器,溫度、濕度、防風,手機上即可操控。

     

    下午時分,同學們一行從梁家河景區乘車去到了梁家河的山上,參觀了梁家河的智慧果園與老鄉自己的蘋果地。負責人介紹道,智慧果園以物聯網自控系統為平臺,配套了氣象監測、肥力監測、墑情監測、蟲情監測等系統,實行標準化生產。

    下篇:深入延安圖書館內部,觸摸歷史先輩余溫

    實踐隊聯絡了延安市圖書館,在館內查閱了館藏的珍貴史料文獻,深入了解革命烈士謝子長和劉志丹的光輝事跡,以完成“場館內的思政課”的視頻拍攝和學術課題。

     

    終篇:且知來時路,不懼歲月長

    全黨如火如荼地開展主題教育之際,我們來到了延安,瞻仰革命舊址,體悟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知行合一,在學思踐悟中強黨性,在學史力行中建新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