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課程教學大綱

    發布日期:2015-09-18 作者:盧婷婷    編輯:陳海兵    審核:    點擊:[]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課程教學大綱 

     

     

    一、課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

    英文名稱: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Studies

    開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課程編碼:S0305301

    學分:2

    總學時:36

    適用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

    修讀基礎:已系統閱讀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經典著作,并認真學習了碩士階段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等相關課程,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發展脈絡較為熟悉,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結構與邏輯體系有一定把握。

    主講教師:崔發展(副教授);陳怡男(教授);張莉(講師、博士);潘建屯(副教授)

    二、課程目的任務

    1.課程地位作用

    在我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碩士研究生培養中,該課程是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從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出發,遵循經典與現代、理論與實際、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原則,緊密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重點、難點與現實生活中的熱點、焦點進行專題探討。通過講授,幫助學生了解本學科的最新學術動態與理論成果,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學術能力,提高學生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的實踐能力。

    2.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精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八個相關專題,其中概述為1個專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4個專題,分別講授馬克思主義的本體論、辯證法、認識論與歷史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包括2個專題,分別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與現代性批判;科學社會主義包括1個專題,簡要論述科學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每個專題既有相對獨立性,各個專題之間又有內在的邏輯關聯。

    課程重點、難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內在統一性

    3.學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應能夠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培養和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意識,化理論為德性、化理論為方法,掌握這一科學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認識工具;不斷提升自己對于各種理論和路線之是非的辨識能力,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的水平和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提升學術研究能力與運用相關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

    專題一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一)重識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

    1.千年偉人:馬克思的舉世盛名

    2.千載華章: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真諦

    3.千秋偉業: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價值

    (二)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性

    1.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時代主題

    2.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科技革命

    3.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西方思潮

    (三)我們為什么需要馬克思主義

    1.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

    2.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性

    3.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意識形態性的統一關系

    4.正視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多樣化形態

    教學重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教學難點: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時代性與民族性的統一

    學時安排:3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等,可選讀其中某些篇章,并做好讀書筆記,可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專題二 馬克思主義的本體論革命

    一、以實踐綱領為基礎的本體論革命

    1.超感性世界的顛覆

    2.單純理論態度的終結

    3.意識之內在性的瓦解

    二、實踐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基礎地位

    1.實踐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形態

    2.實踐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規定

    3.實踐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主題與特征

    1.時代課題的哲學解答

    3.哲學主題的根本轉換

    3.形而上學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和資本批判的高度統一

    4.實踐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統一

    教學重難點: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論轉向”或新世界觀

    學時安排:6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實踐論》、《馬克思主義本體研究》等,并做好讀書筆記,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專題三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辯證法

    1.馬克思主義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揚棄

    2.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辯證法

    3.恩格斯的理論思維的辯證法

    4.列寧的“三者一致的辯證法

    5.毛澤東的實踐智慧的辯證法

    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批判本性

    1.“批判本性批判功能

    2.思想前提的自我批判

    3.本體觀念的自我批判

    4.“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

    三、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當代課題

    1.辯證法理論的當代社會生活基礎

    2.當代辯證法理論的總體特征

    3.當代辯證法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范疇

    4.作為理論思維的辯證法與作為常識思維的形而上學

    教學重難點: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批判本性

    學時安排:6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矛盾論》、《歷史與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等,并做好讀書筆記,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專題四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研究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1.實踐論的思維方式:認識與實踐的同構性

    2.認識的本質:反映、選擇與建構的統一

    3.認識的特點:時間、空間和內容的統一

    4.認識的功能:解釋、反思與批判的統一

    二、認識的辯證過程

    1.認識產生:從實踐中生成觀念

    2.思想實現:理論回到實踐的過程

    3.雙重更新:以實踐變革促進理論創新

    4.思維路徑:從感性具體到理性具體

    5.超前引領:實踐觀念及其作用

    三、真理與價值的統一

    1.獨斷論真理觀、知識論真理觀與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真理觀

    2.實用主義價值觀、普世價值觀與馬克思主義價值觀

    3.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范疇

    4.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辯證關系

    教學重點:如何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與價值觀

    教學難點:如何回應目前那些主流的非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或價值觀

    學時安排:3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改造我們的學習》、《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研究》、《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研究》等,并做好讀書筆記,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專題五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研究

    一、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本質和發展形態

    1.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前提和“現實基礎”

    2.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本質及結構

    3.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生形態和發展形態

    二、歷史虛無主義批判

    1.歷史虛無主義的發展源流及當代表現

    2.歷史虛無主義的基本特點

    3.歷史虛無主義的主要問題

    三、對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幾個典型評價及其問題

    1.歷史決定論與歷史選擇論辨析

    2.物質生產的邏輯優先與“經濟決定論”批判

    3.“西馬對唯物史觀的認識

    4.“后馬對唯物史觀的認識

    5.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教學重點:如何正確認識歷史唯物主義

    教學難點:如何應對那些主流的非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

    學時安排:6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重建歷史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貧困》、《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研究》等,并做好讀書筆記,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專題六 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與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

    1.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科學揭示

    2.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隨著資本主義變化而不斷發展

    3.當代資本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提出的新挑戰

    二、當代勞動的變遷與價值創造

    1.科技勞動與價值創造

    2.管理勞動與價值創造

    3.服務勞動與價值創造

    三、勞動價值論與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實踐

    1.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價值論的研究和思考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勞動價值論

    3.社會主義分配制度與勞動價值論

    教學重點: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

    教學難點: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遭遇的新挑戰

    學時安排:6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資本論》的相關章節、《馬克思的<大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50年》等,并做好讀書筆記,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專題七 剩余價值論與現代性批判

    一、剩余價值理論的發展及其現代意義

    1.剩余價值論的產生和主要內容

    2.國外經濟學家發展剩余價值論的新成果

    3.剩余價值論的適用性和科學性

    4.在剩余價值論基礎上對收入分配原則的一點思考

    二、以資本為中心對現代性的雙重批判

    1.資本:現代社會的本質根據

    2.資本與形而上學的共謀關系

    3.對現代性的雙重批判

    4.從馬克思到盧卡奇:對現代性的批判

    教學重點:剩余價值論對當代收入分配原則的指導意義

    教學難點: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對現代性的批判

    學時安排:3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資本論》的相關章節、《馬克思的<大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50年》等,并做好讀書筆記,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專題八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與學科性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

    三、歷史唯物主義、剩余價值論與科學社會主義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特色

    五、如何看待當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長期共存

    教學重點:如何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與社會主義性質

    教學難點:如何看待當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長期共存

    學時安排:3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烏托邦》、《太陽城》等,并做好讀書筆記,有選擇性地提交閱讀心得。

     

    四、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

    1.考核方式:課程結業論文

    2.成績評定辦法:

    總成績(100%=平時成績(50%,包括2篇閱讀心得、課堂討論、考勤)+期末成績(50%,課程結業論文

     

    五、教材及主要參考書目

    1.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寧:《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3.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

    4.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澤東:《矛盾論》、《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6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7.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

    9.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10.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

    11.石云霞主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2.麥克萊倫:《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13.孔明安等:《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后馬克思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14.豐子義:《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5.吳曉明:《馬克思主義本體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6.孫正聿:《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7.楊耕:《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8.歐陽康:《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9.劉放桐:《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現代哲學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0.周新城:《社會主義在探索中不斷前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大綱執筆人:崔發展

     

     

     

    大綱審批機構:                    

     

    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或教授)委員會

     

                                                2015 9 1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