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課程教學大綱

    發布日期:2015-09-18 作者:盧婷婷    編輯:陳海兵    審核:    點擊:[]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課程教學大綱

     

    一、課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英文名稱: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開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課程編碼:S0305202

    分:2 

    時:36 

    適用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

    修讀基礎:修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本科課程。

    主講教師:潘建屯(副教授)、劉曉輝(講師、博士)、盧婷婷(講師、博士)。

    二、課程目的任務

    1.課程地位作用

    該課程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主要是從歷史、理論與現實相結合的高度,向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過程及科學規律,使學生清晰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脈絡,深刻體會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理論體系和精神實質的內在統一性,真正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以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與社會主義信念。

    2.課程主要內容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是一門研究馬克思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過程和規律的科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及其基本歷史階段,馬克思恩格斯思想轉變的歷程,科學世界觀的公開問世,唯物史觀的發現過程,勞動價值理論的科學革命,剩余價值理論的偉大發現,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無產階級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論的新探索,資本主義的時代變化與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出現,列寧對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形成和發展,西方國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和指導實踐的歷史經驗,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在不同歷史階段上發展的特殊規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史。

    3.學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通過學習、領會馬克思主義產生、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學生能夠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更全面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的理論判斷,以更有力地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現時代的創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以更切實地弘揚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以更利于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學生能夠緊密結合當代世界發展的實際,緊密結合當代中國發展的實際,緊密結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實際,探索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科學規律及當代趨勢。

    三、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

    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
    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特點
    三、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歷史分期
    四、學習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意義和方法

    教學重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教學難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課外閱讀《馬克思傳》,分組討論學習馬克思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必然性。

    第一部分1840-1895: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奠基時期

    第一章 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
    一、馬克思誕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

    二、馬克思恩格斯思想轉變的歷程
    三、唯物史觀的發現過程
    四、科學世界觀的公開問世
    五、社會革命道路與策略的理論

    教學重點、難點:馬克思恩格斯歷史唯物史觀的發展進程

    學時安排:5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課外閱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共產黨宣言》、《自然辯證法》(節選)、《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
    第二章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歷史趨勢的探索

    一、馬克思經濟學科學探索的歷程
    二、勞動價值理論的科學革命
    三、剩余價值理論的偉大發現
    四、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行及其趨勢研究
    五、未來社會的科學預測

    教學重點、難點:《資本論》邏輯主線

    學時安排:3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資本論》第1卷,查閱相關導讀書籍。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視域
    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進一步豐富

    三、對古代社會和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研究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發展

    五、面向新世紀的新探索

    教學重點:《反杜林論》、跨越卡夫丁峽谷理論

    教學難點:跨越卡夫丁峽谷理論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反杜林論》(節選),自學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文化觀的創新。

    第二部分1895-1917: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開拓時期

    第四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義及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批判

    一、資本主義時代的變化和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出現
    二、對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理論批判
    三、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命運的思考

    教學重點:伯恩施坦修正主義

    教學難點: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實質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小組集體學習討論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國際范圍內關于馬克思主義歷史命運大論爭的過程和影響。
    第五章 列寧主義的產生及其對馬克思主義的劃時代貢獻

    1.列寧開創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2.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創立

    3.列寧社會主義革命理論的創新

    4.列寧對俄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與理論探索

    教學重點:列寧對辯證法的深刻研究、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

    教學難點:列寧對辯證法的深刻研究

    學時安排:4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列寧《唯物主義和經濟批判主義》、《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

    第三部分:1917-1956: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發展時期

    第六章斯大林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蘇聯模式

    一、關于“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的論戰

    二、關于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理論

    三、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形成

    四、斯大林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貢獻與失誤

    教學重點、難點:如何評價蘇聯社會主義模式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熟悉斯大林對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論證。

    第七章 西方國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
    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起源
    二、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思潮

    三、科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思潮

    四、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問題的研究

    教學重點: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把握

    教學難點: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分析馬克思主義

    學時安排:4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
    第八章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一、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二、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三、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理論體系 

    教學重點: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教學難點: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課外閱讀《論新階段》、《矛盾論》、《實踐論》、《論十大關系》

    第四部分:1956-至今:馬克思主義曲折發展時期

    第九章蘇聯東歐的改革理論、實踐及其劇變

    1.蘇聯的改革及其“新思維”

    2.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理論

    3.蘇東劇變的歷史教訓與社會主義的嚴峻挑戰

    教學重點:蘇聯東歐的改革理論、實踐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看待蘇聯東歐的改革理論、實踐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觀看視頻資料《蘇共亡黨亡國二十年祭》

    第十章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一、當代資本主義發展新階段的研究
    二、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征及其趨勢的探析
    三、西方國家馬克思主義流派與思潮的多樣化

    四、不發達政治經濟學的探索與發展

    教學重點: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征及其趨勢的探析

    教學難點: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新領域

    學時安排:4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國際知名學者談面臨全球化挑戰的社會主義》,載《國外理論動態》

    第十一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

    教學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

    教學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一)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與實踐品格

    (二)正確認識與評價東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分野與互補問題

    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與實踐品格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與評價東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分野與互補問題

    學時安排:2學時

    課外學習要求:持續關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學術研究的前沿和熱點

    四、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

    1.考核方式:課程結業論文

    2.成績評定辦法:

    總成績(100%=平時成績(50%,包括讀書筆記、3篇小論文、課堂討論、考勤)+期末成績(50%,課程結業論文)

    五、教材及主要參考書目

    (一)教材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編寫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二)主要參考書

    1.顧海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編:《馬克思主義史》(第一卷-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徐紀律、張小飛、崔發展:《馬克思主義史若干問題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4.安啟念:新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5.莊福齡主編:《簡明馬克思主義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張一兵: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版。

    7.梅林:《馬克思傳》,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8.麥克萊倫:《馬克思傳(插圖本)》(王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 

    10.馬克思《資本論》第1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列寧選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江澤民文選》,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版。 

    16.曾枝盛主編:《國外學者對馬克思主義若干問題的最新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7.陳學明著:《西方馬克思主義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18.聶錦芳:《清理與超越——重讀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礎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9.魯克儉:《國外馬克思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版。

    20.顧海良、張雷聲:《20世紀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21.衣俊卿等:《20世紀的文化批判: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深層解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版。 

    22.張一兵主編:《資本主義理解史》第1-6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六、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學習的基本要求: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理論素養和堅定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信念。學習本課必須做到:第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第二,堅持歷史、現實與未來相結合的原則。第三,堅持運用系統、比較研究方法的原則。第四,堅持閱讀原著與專題研究的原則。

     

     

    大綱執筆人:潘建屯

     

    大綱審批機構: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或教授)委員會

     

     

     

    201591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