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南石油大學委員會關于印發《西南石油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西南石大委宣[2016]6號)精神和2016年我校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的現實,對我院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既是壓力也是機遇。為認真落實各項教學任務,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質量,我院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以提升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以日常工作為抓手,于2016年11月23日-12月5日開展了一次全面、認真的中期教學檢查,現將本次檢查工作小結如下。
一、 總體情況
我院領導十分重視本次中期教學檢查工作,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學院教學辦公室根據教務處的要求和院領導的部署,結合實際情況對本次教學檢查工作進行了認真的組織安排,成立了中期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組織機構成員如下:
組 長:崔發展;
副組長:張小飛,帥建祥;
成 員:喻濱、楊安東、楊莉、李思學、張健豐、任重遠、盧士敏、徐科瓊;
秘 書:李薇、楊世箐。
本次教學檢查工作大體可以分為五個環節:第一,檢查本課課堂教學情況,包括主講教師上課情況,教師調、停課情況,教授、副教授給本科生上課情況,教學資料準備情況,教學進度執行情況,教師輔導、作業批改、答疑等情況。第二,檢查學院教師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評價工作,包括開展教師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評價工作的措施、進度、存在的問題等情況。第三,檢查考試管理情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試題命題與保管,學院領導巡考與教師監考、上學期試卷的歸檔等工作。第四,檢查聽課情況,包括學院領導聽課與專家同行聽課情況。第五,檢查實踐教學情況,包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課外學時的安排方案制定及執行的情況。
總體而言,本次中期教學檢查的總體情況良好,具體表現在:一是課堂教學按計劃有序進行,主講教師都能按時、認真上課,教授、副教授均承擔了一門及以上的本科生課程,主講教師的教案、ppt等教學資料準備較為齊全,教學進度基本能夠按計劃執行,教師課外學時順利實施,并能如期布置作業和答疑,教師調、停課均遵循了有關文件規定的要求。二是學院教師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評價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已經完成考核評價的學生評價和專家聽課任務,教學文檔評價、工作量評價、教研教改工作評價正在有序進行。三是考試管理情況良好,二門已完成上半學期教學任務的課程順利進行了考試,試卷命題及保管統一規范,試卷密封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流水閱卷,學院領導巡考與教師監考等均未出現事故,截至目前,上學期的試卷基本已完成歸檔工作。四是學院領導與專家同行聽課認真、指導得力,有效地提升了我院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在2016年春季學期的學生評教中,我院教師的平均分為94.34分,高于全校94.30的課程總平均分和94.16的課堂教學類平均分。第五,實踐教學工作開展順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外學時的教學資料齊全、準備到位、教學實施順利。
二、 檢查及自評情況
(一) 教學運行情況
1. 學院師資隊伍結構、本學期教師任課情況檢查
本學期師資隊伍及教師任課情況統計表
師資隊伍情況 |
教師任課情況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助教 |
合計 |
任課教師總人數 |
門數 |
門次數 |
平均授課學時 |
5 |
21 |
19 |
0 |
45 |
45 |
49 |
258 |
160 |
當前,我院共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35人,主要從事文化素質課教學10人。從專任教師職稱結構上看,具有高級職稱教師人數共26人(占57.8%),其中正高級職稱教師有5人(占11.1%),副高級職稱者21人(占46.7%),中級職稱者19人(占42.2%)。總體看,職稱結構較去年有了改善,正高、副高職稱者的人數比例有所提升。
本學期我院45名教師均承擔了本科生課程,共49門全校公共課,課程門次數達258,平均授課學時達160課時,工作量較飽滿。
2. 本學期教授、副教授上課情況
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授課情況統計表
教授開課情況 |
副教授開課情況 |
未授課教授、副教授名單 |
總人數 |
獨立授課總門數 |
獨立授課總學時 |
總人數 |
獨立授課總門數 |
獨立授課總學時 |
5 |
4 |
352 |
21 |
35 |
3504 |
無 |
|
我院5名教授在本學期承擔了《形式與政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3思政課和1門課文化素質選修課的課程教學任務,獨立授課總門數達4門,獨立授課總學時達352學時,人均近71學時,較好完成了學校的相關任務要求。21名副教授本學期也承擔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思政課和《大學語文》、《科學技術史》、《中西文化比較》等文化素質課的教學任務,獨立授課總門數35門,獨立授課總學時3504課時,人均167課時,工作量較飽滿。
3. 近兩年新進教師培養及任課情況
近兩年新進教師培養情況統計表
總人數 |
本學期上課教師數 |
學院領導、同行聽課及指導次數 |
聽課次數 |
助教情況 |
試講情況 |
人數 |
教學班數 |
人數 |
人次數 |
4 |
4 |
30 |
35 |
0 |
0 |
4 |
5 |
我院近兩年新進教師4名,其中2015年新進教師是盧婷婷、張莉、金貝翎,2016年新進教師是高國良。2016年1月以來,針對這4名新進教師,學院領導、同行聽課及指導次數達30次,新進教師聽其他教師授課次數達35次,安排試講5人次且效果良好。但由于我院教學工作任務繁重,并未安排4名老師擔任助教。
近兩年新進教師擔任主講情況統計表
序號 |
教師姓名 |
主講課程 |
擔任主講前是否已經歷以下教學環節 |
教案編寫 |
教學輔導 |
課程答疑 |
作業批改 |
實驗指導 |
實習指導 |
課程試講 |
1 |
盧婷婷 |
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形勢與政策 |
√ |
√ |
√ |
√ |
╳ |
╳ |
√ |
2 |
張莉 |
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 形勢與政策 |
√ |
√ |
√ |
√ |
╳ |
╳ |
√ |
3 |
金貝翎 |
1、應用文寫作
2、大學語文
3、形勢與政策
4、思想政治修養與法律基礎 |
√ |
√ |
√ |
√ |
╳ |
╳ |
√ |
4 |
高國良 |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 |
√ |
√ |
√ |
╳ |
╳ |
√ |
4名新進教師已經歷了教案編寫、教學輔導、課程答疑、作業批改等環節。但由于我院沒有自己的本科專業,實驗與實習環節較少,因此尚未經歷實驗指導與實習指導環節。4名新進教師均進行了課程試講并順利通過。
4. 教學秩序檢查情況
2016年11月24日-11月30日,由院領導牽頭、各教研室主任負責,我院對教師教學運行秩序進行了集中大檢查。本次檢查的總體情況良好,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第一,部分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課現象。第三,學院要求教師除連續上課外,應提前至少10分鐘到達教室進行準備,但個別教師仍未達到這一標準。第三,極少部分老師的教學進度不太合理,有提前或滯后的情況。第四,極個別老師的課堂管理不甚到位,學生出現后排座位坐滿而前排空缺的情況。第五,由于課程多、課時量大,師資仍未滿足教學所需等原因,我院調、停課的現象較多,尤其集中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上,相關教學管理制度執行有待進一步規范。在12月1日召開的學院大會上,學院進一步重申了提前到課堂的規定,督促教學進度不合理的老師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加強對調、停課的管理并規范《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管理規定,并要求教師加強課堂簽到和課堂管理。
5.教學文案資料檢查情況
本學期我院除《形勢與政策》外,其它4門思政課均采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文化素質課程教材選用情況良好,有馬工程教材的課程選用馬工程教材,其它為優秀教材。所有課程均有教案、授課計劃、教學大綱、拓展學生學習的參考書目等,教學文案資料齊備。
6.課后作業及課后延伸情況
除《形勢與政策》課程外,我院負責思政課與文化素質課的教師均按教務處相關要求布置了作業并作了認真批改,積極進行課外輔導、答疑,課后作業及延伸總體情況良好。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門課程,分別修改制定了新的“課外學時”專用冊子,取代了傳統的作業,效果良好。
7.課程信息化開展情況
目前,我院在西南石油大學課程中心建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3門課程的課程網站,課程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情況見下表:
課程信息化建設情況
序號 |
課程號 |
課程名 |
是否完成課程網站建設 |
應用方式 |
參與學生數 |
聯合校外課程網站地址 |
1 |
2006003030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是 |
教學輔助 |
3 |
無 |
2 |
2006001030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是 |
教學輔助 |
2 |
無 |
3 |
200600202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是 |
教學輔助 |
2 |
無 |
備注:1、“應用方式”:分在線教學及輔助、教學輔助兩類;
2、“聯合校外課程網站地址”:有利用校外在線課程資源的填寫。
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課程資源建設較為完備,課程網站維護與更新及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教學資源建設情況良好,準備申報下一輪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為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教學資源基本齊全,但有待于進一步優化。3門網絡課程是相應公共基礎課的教學輔助課程,在學生理論學習輔導、課外學時實踐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啟發方面起到較大作用。
(二) 教師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情況
本學期,我院高度重視教師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評價工作,由教學副院長牽頭負責,修改完善《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方案》的文件,并按文件要求積極實施該考核方案。
目前,按《方案的要求》,我院已開展如下工作:第一,組織院內外專家進行專家(同行)評價中的隨堂聽課工作,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特色、教學組織管理工作進行考評,完成所有教師的聽課任務并收集評價結果;第二,組織教學文檔評價,要求所有任課教師提供教案、ppt、試卷、作業、教學記錄表等教學文件,組織專家進行評價。第三,學生評價,按教務處有關文件收集學生對學院教師兩學期的教學工作評教結果。第四,教研教改評價,包括參與日常教學工作(如教學研討、教學評估、專業認證、實踐教學等)和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工作(如參與課程建設、教輔材料編寫、實踐教學活動、精品資源公開課建設、發表教改論著、主持或參與教改課題等)的情況。尚待完成的工作是對教師的工作量評價,該項工作要結合教務處發給我院的年終工作量匯總結果來進行,預計15周能夠完成。綜上所述,我院應能如期完成本年度教師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工作。
該項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點:第一,專家(同行)評價工作量很大,部分專家為院領導,在其自身工作十分繁忙的情況下要兼顧該項工作,工作量十分繁重。第二,專家(同行)聽課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對同一教師的不同課程、不同章節內容授課效果可能產生區別較大的評價結果。第三,受不同專家自身評價標準的影響,對同一教師相同的授課內容也可能產生區別較大的評價結果。對此,學院克服困難,院領導以身作則,提前高效的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學院也提醒專家在評價時要保持統一標準,有條件的情況下多聽幾門課程,盡量避免由主客觀因素而產生的評教誤差。
2017年,我院將在本年度實施該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完善《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方案》,按文件要求實施該項工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從完善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出發,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工作的實施方案綱要是:第一,2017年春季學期,主要開展專家(同行)評價中的隨堂聽課工作、學生評教工作;第二,2017年秋季學期,主要開展專家(同行)評價中的教學文檔及教學效果評價、工作量評價、教研教改評價工作,補充進行專家(同行)評價中的隨堂聽課工作、學生評教工作。
(三) 考試管理情況
本學期考試管理情況統計表
已考試課程數 |
實行教考分離的課程門數 |
實行流水作業方式閱卷的課程門數 |
學生違紀作弊人數 |
學院領導巡考次數 |
2 |
2 |
2 |
0 |
2 |
本學期我院已考課程2門,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上半學期)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上半學期),經檢查試卷的命題、審批、印制無錯漏,保管良好,考生無違紀現象,監考教師均能履行好監考職責,學院領導亦按計劃進行巡考工作,目前兩門課程已完成試卷密封工作,但尚未進行流水閱卷、統分和歸檔工作。
(四) 實驗(實踐)環節教學情況
本學期我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三門課程開設課外學時,由主講教師指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自主學習,形式生動、內容豐富、格式規范,目前各項目均按計劃執行,效果較為顯著。
(五) 中層干部聽課情況
本學期中層干部聽課統計表
截至目前,學院3名領導在本學期聽課達26人次,涉及6門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科學技術史》)。在聽課過程中,發現少部分教師教學中存在如下問題,第一,課程進度安排不夠合理;第二,教學資料尚待進一步完善;第三,課堂管理需要加強。對于這些教師存在的問題,學院領導及時告知,并提出指導性意見,要求以課程或教研室為單位加強教學資料建設與教學管理工作,繼續實施主講教師說課活動,不斷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六) 開展評教情況
1.同行專家相互聽課評教情況
本學期我院認真落實同行專家相互聽課評教制度,聘請同行專家對任課教師進行聽課評教活動,覆蓋全院本學期有教學任務的所有專任教師,評教優秀率近90%。同行專家在聽課過程中,就一些內容和教學設計與授課教師進行了交流和指導,進行教學共享共建。
2.學生信息員反饋教學情況
根據目前學生信息員的反饋結果,我院總體教學情況良好,但一些班級存在學生缺課現象。對此,除學生所在院系管理外,我院也要求教師加強課堂到課率的管理。
3.教學滿意度調查情況
本學期,我院在上學期進行的“西南石油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抽樣調查基礎上,匯總學生填答問卷的資料,對數據進行錄入整理與統計分析,并撰寫出調查報告,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意見建議及教學滿意度現狀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下一步的整改工作。
(七) 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開展情況及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工作的準備情況
本學期,我院在建本科質量工程項目2項,分別是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校級教改項目“文化素質課程改革與建設”,目前兩個項目均按計劃如期進行建設,后者進入總結階段;結題本科質量工程項目5項,分別是省級質量工程項“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以CRAA模式構建為目標的思政課系統實踐教學研究”,以及校級教改項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專題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高校思政課課內實踐課程‘自主、探究、合作’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研究”,均已順利結題并通過驗收。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經費執行狀況良好,截至目前已報90.2%,執行率較高。
我院積極申報教學成果獎,省級教改項目“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2016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目前課題組正組織人員收集材料數據積極準備申報四川省教學成果獎;另外一項省級教改項目“以CRAA模式構建為目標的思政課系統實踐教學研究” 獲2016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八) 專題活動
1. 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情況
在學院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我院7個教研室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堅持至少間周一次的教研室會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各教研室召開研討會,集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同志最新講話精神,深入理解黨的最新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學習研討,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三進”的問題,加強教師對講授課程重要性的認識,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第二、教研室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部、四川省、學校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實施方案》的內容,結合教研室工作和學科評估的實際情況,研討“如何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如何將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如何進行專題教學”等內容,要求老師們在課堂教學內容更新、教學重難點解讀、教學設計、專題教學研究等方面多下功夫,積極適應與貫徹落實新形勢下對教學工作的新要求。
第三、認真落實教師互相聽課活動。要求教師每學期聽課10課時/人,本學期該項工作如期進行,對教師教學水平的集體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工作。各教研室按要求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活動共3次,開展備課交流4次;并對平時成績、試卷、成績及成績分析、教研室活動紀錄等資料的歸檔工作加強管理。
第五,開展文化素質課宣講工作。本季學期,文化素質教研室組織了“文化素質宣講團”在部分院系進行專題講座,受到相關院系的好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素質課教學氛圍。
2. 開展教風、學風專項調研情況
11月28日-30日,我院進行了教師教風抽樣調研,抽查的10名老師教風情況良好。根據課堂走訪和學生反饋,這幾名老師都能做到親和熱情、備課充分,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積極互動、答疑解惑,未發現存在教風問題。
3. 組織教師座談會情況
12月1日,我院進行了教師座談會,教師代表們暢談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反映了以下幾點內容:第一,教學工作雜多、不易管理。比如形勢與政策、文化素質類課程、大學生思政課社會實踐課程,教師來源較多、歸屬不一,統一管理難度大。第二,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之間的共贏局面尚未有效形成,相當一部分教師未能將兩者有機結合,對于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夠透徹、落實不甚理想。第三,科研與教學之間的共贏局面尚未有效形成,部分教師未能將科研與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第四,文化素質課程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各學院與教師的資源尚待進一步開發利用,課程開設要符合學校實際。第五,部分教師尚未完全適應思政課的選課制度與大班教學,探討該方面的教學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入思考。第六,工程認證工作量大,當前選課制度下如何做好該項工作值得進一步商討。
4. 2016年秋季開學教學檢查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我院本學期開學第一周教學檢查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第一,個別多媒體ppt界面不夠清晰美觀;第二,新任課程主講教師的教學設計要進一步完善;第三,部分教師課堂規模過大、管理較為困難;第四,個別課程教案的教學設計較為簡單。對此,我院提出的整改方案是:第一、對任課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加強管理,鼓勵教師參加相關培訓,不斷更新完善ppt的內容與形式;第二,以課程或教研室為單位探討分享課程教學經驗方法,以老帶新提升新任課程主講教師的教學水平;第三,建議適當安排學生選課人數,對課堂規模較大的教學班采用靈活的手段分組管理;第四,以教研室為單位,結合最新版教材及相關研究前沿,精心規劃教學過程,修改教案。本次檢查中,第一、二、四項問題整改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第三項問題已整改但效果有待檢驗。
5. 2016年春季學期課程試卷復查歸檔情況
我院2016年春季學期課程試卷已基本完成歸檔工作,《形式與政策》課程由于有大量外院教師擔任主講,歸檔工作有所延誤。
三、 持續改進的措施
第一,多渠道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專家學者、教授在課程教學上的帶動、監督與指導作用,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完善教師教案的教學設計,有系統、有組織地提高授課教師的教學能力。二是鼓勵學院有豐富經驗的教學名師對部分教學效果尚不理想的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幫扶。第三是積極支持相關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切實改進教學能力。四是建立由教學名師、教學拔尖人才為主導的“教學專場報告”制度,注重發揮教學名師、教學拔尖人才的模范帶頭作用,形成良好的幫扶機制。通過多種措施,穩步提升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第二,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一是明確規范教學團隊的人員配置與具體職能,突出教學研究意識,以專題研究推動教學的交叉與融合,夯實教學的專業基礎。二是制定團隊獎勵辦法,選配學術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教師作為團隊帶頭人。三是支持教學團隊的校外交流活動,學習吸收省內外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成果,營造良好的教學研討氛圍。通過教學團隊建設,形成團隊合作的有效機制,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提高團隊成員的教學水平。
第三,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和教學督導工作。在已有教學管理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規定,使教師強化相關意識,按制度規定執行,使其形成一種長效機制,以引導建設方向并及時了解教學工作現狀。
第四,完善教學質量評價考核制度,通過科學、規范、公開、公正的方法,選拔優秀教學人才,加大教學獎勵力度,使學院教師進一步意識到教學質量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從而自覺提升教學水平。
第五,進一步配合學校實施文化素質課程的改革,嚴格按照《西南石油大學文化素質類課程建設委員會工作章程》的相關規定與程序進行管理,嚴把文化素質課開課資格,及時發現、報告問題并進行整改,開展校級文化素質課“一堂課”教學競賽(計劃于下學期實施),通過多種措施努力提升文化素質課程教學質量。
第六,加大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課程教學的結合力度。學院要求現有團隊要深入研究課程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將其中的重大問題納入學科建設規劃,引導教師自覺把學科研究方向凝聚到為課程教育教學服務上來,使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管理緊密結合,用學科建設成果服務于課程建設,不斷增強教育教學的說服力、感染力和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