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年秋季學期學生評教結果反饋報告

    發布日期:2016-04-29 作者:    編輯:楊世箐    審核:    點擊:[]

    學生評教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我院歷來對此十分重視,綜合分析評教結果有助于衡量我院總體教學情況及院內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查找不足并不斷修正提高,進而提升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在接到學校2015年秋季學期學生評教結果后,我院認真分析所開課程各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并召開教務專項會議,及時通報本次學校評教與學院分析的總體情況。隨后,學院將結果交各教研室主任,由其組織教研活動,將各自的評教結果傳達給每一位任課老師。經過一段時間來對問題的認真分析、查找、比較,并切實反省與整改,我院現將本次評教結果具體反饋如下。

    一、總體情況

    1.參評情況。按教師所在學院統計,2015年春季學期馬克思主義學院參評教學課程30門,涉及本院教師40人次;參評實踐課程2門,涉及教師3人次。按課程歸屬單位統計,參評教學課程30門,涉及教師90人次;參評實踐課程2門,涉及教師3人次。

    2.總體教學成效良好。2015年秋季學期,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在教務處的指導下,我院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為抓手,以突出思政課特色教學為亮點,認真組織全院教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真抓實干,在教學工作方面總體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第一,我院教師評教總體分值較高,學生評教平均分為94.37分,高于全校94.24分的平均分;第二,從實際效果來看,本學期平均分高于2015年春季學期平均分94.19,學生評教分值較以往有顯著提高;第三,教師教學水平差距較小,評教最高分與最低分僅差1.54分,且比2015年春季學期的差距(2.42分)縮小;第四,評教排名靠后教師的總體課堂教學水平亦有明顯提升。

    3.上學期整改效果顯著。上學期,我院對近三年兩次評教后20%的老師進行了一對一的聽課督導、幫扶指導,經過半年的持續改進,2014年秋季學期評教后20%的老師中,有5人在此次評教中擺脫了排名落后的狀況,幫扶指導工作效果顯著。

    4.主觀評教上的認可度較高。一方面,我院教師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相關教師在事關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的問題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沒有任何人因此而受過處分,這保證了課堂的正確導向,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另一方面,我院教師具有良好的個人品質,責任意識、敬業精神和專業知識,在備課、課堂講解及課后總結等環節都能夠遵守學校的相關紀律,能保持較高的職業素養,學生認可度較高。

    二、主要問題

    從這次評教結果來看,我院教學總體情況較好,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值得慎重對待的情況與問題。

    1.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度不足。從本次評教的結果來看,我院所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得分與專業課程得分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存在的原因除了教師教學水平差異外,還與學生對思政理論課的重視度直接相關,少部分學生尚不能認識到該類課程的重要性作用(主觀評教結果亦證實了這一點)。

    2.部分教師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從主觀評教看,盡管絕大多數教師上課認真、嚴謹,但也有個別教師對當前的學術動態與政策導向缺乏敏感性、主動性,授課水平、教學技能仍有待提升。

    3.教學水平總體良好,但仍有上升空間。我院教師本次評教分值較高,但個別教師的評教結果仍有待穩定和提升。

    4.文化素質課教學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從客觀評教看,文化素質課程教學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分化情況,有待于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與加強課程管理。

    5.課程趣味性、教師課時量、班級規模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老師的教學評分。

    三、整改措施

    1.以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以開展審核性評估為動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意識,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隨著學校全面深化改革舉措的全面展開,我院將利用此次課程改革的契機,深化教師對改革的認識和改革力度,利用課程競賽、以老帶新,全面提升老、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各教研室主任對本教研室排名落后的20%教師進行談話,并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說課練習。教學副院長對近3學期排名均在后的20%教師進行一對一談話,幫助他們發現不足、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同時進行教研室所有教師亦可同時進行自我檢查與提升。整改后的效果較為顯著。

    2.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學院積極引導教師關注我校教學改革情況、學科發展特點與人才培養規律,關注大學生自身特點,更新現代教育理念,正確處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問題,積極構建以教師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型教學模式。

    3.著力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度。為了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學院要組織專題調研和教學研討,進一步摒棄僵化色彩,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提升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度。

    4.深化文化素質課程改革,加強文化素質課程管理。以本輪學校文化素質課程改革為契機,通過加強對文化素質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課件等的管理、在全校范圍內遴選優秀的文化素質類課程與教師、進行精品課程建設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文化素質類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

    5.大力開展課外學時延伸活動。采用多種形式,如研讀經典、對話研討、視頻觀看、報告撰寫等,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將社會熱點與個人問題結合。

    6.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堅持傳統手段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積極引導我院教師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充分重視互聯網、各種新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

    7.發揮教學專家作用,做好教學檢查督導與預警工作。第一、充分發揮專家學者、教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上的示范作用,鼓勵我院有豐富經驗的教學名師對部分教學效果尚不太理想的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幫扶。第二,進一步加大領導、專家的聽課力度并要求所有教師必須參與“同行聽課”,并結合評教結果建立預警機制,及時查找、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提醒部分教師,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8.將教學與科研進一步結合起來,以科研促教學。鼓勵教師將研究中的新發現、新成果應用到教學工作、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中來,以科研促進教學,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與說服力。

    9.對教務處改革學生評教系統的建議:一是進一步改進學生網上評教的指標體系,對全部教學指標內容進行修改、合并、更新與完善;二是科學權衡各指標的權重,可以考慮適當增加教學態度、教學效果類指標的權重,適當減少教學過程類指標的權重;三是考慮加入教師工作量指標并設定權重;四是想方設法促使學生端正評教態度,使評教結果更為客觀、真實。

     

     

        馬克思主義學院          

                                                                                            2016429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