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務處《關于開展2015年“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年度評審及結題驗收的通知》精神,馬克思主義學院于2015年4月下旬按照相關文件要求,開展了“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檢查和評審工作,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整體情況
(一)學院工作安排
1.我院于2015年4月9日召開教研室主任會議,傳達了2015年“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年度評審及結題驗收工作任務,并逐一通知項目負責人按要求做好結題準備。
2. 成立學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檢查和評審工作組,明確了工作的內容、步驟和負責人;2015年4月25日-27日,工作組對提交項目進行院內評審。
(二)“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基本情況
我院共有4個項目接受本次評審,其中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為年審項目,其余三項為結題項目,結題項目分別是:校級教學方法改革項目“以提高課堂教學吸引力為主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研討式教學法研究”、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各項目的具體情況見表1。
我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檢查和評審工作組按照項目申報書或任務書的規定,對各項目建設情況、經費使用情況等進行了嚴格審查:對格式不規范和材料不完整的項目,要求其補充完整重新上傳;對任務未完成或完成不理想的項目,決定另其延期結題。截止4月25日,我院4個項目都提交了評審材料,其中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校級教學方法改革項目通過評審,兩門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因課程錄像不完整延期結題。
表1
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概況
項目類型 | 名稱 | 負責人 | 檢查類型 |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張小飛 | 年審 |
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帥建祥 | 結題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楊 慧 | 結題 |
校級教學方法改革 | 以提高課堂教學吸引力為主旨的 思想政治理論課研討式教學法研究 | 張小飛 | 結題 |
二、建設措施、成效及標志性成果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圓滿完成了包括基礎資源、拓展資源、生成資源在內的網站建設,獲得了學生、學校和四川省相關專家的一致認同。在此基礎上,項目組進一步開展了如下工作:第一,以2013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材修訂版為本,按照課程網站建設標準進行全面建設,保證了網站內容與教材內容的一致性;第二,突出本課程“重實效、重規范”的傳統特色,狠抓網站建設內容的規范性和實效性;第三,以“知識是基礎、思考是關鍵、實踐是根本”的建設理念,把課程知識、學生思維、課內和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第四,高度重視現代信息傳媒技術,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建設網站,包括學生版多媒體課件等。課程建設取得了十分有益的成果:第一,項目組組長張小飛為首的項目團隊在教育部舉辦的首屆思想政治理論課重難點問題解析答案征集活動中,其答案成功入圍,成果按教育部課題對待,系四川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唯一入選答案;第二,項目組成員任重遠在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展示活動”中,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榮譽稱號;第三,項目組成員崔發展入選四川省第十一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第四,項目組成員共計發表CSSCI論文5篇,專著1篇《超越現代性的兩條道路:阿倫特和福柯政治哲學思想研究》;第六,項目組成員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
校級教學方法改革項目“以提高課堂教學吸引力為主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研討式教學法研究”,在對哈爾濱工業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四川大學、西華師范大學等省內外部分高校調研的基礎上,認真梳理了思政課四門課程內容,并選出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試點。主要措施包括:第一,轉變教學理念,由重教師“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單向傳授向綜合互動轉變,由高高在上向平等對話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第二,在教研活動中,試點課程負責教師精心編寫研討問題,形成問題菜單供學生研討時參考;第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研討式教學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取得了比較有益的成果:第一,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和主角,學習研究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第二,教師的教學水平有所提升,整體教學評價分數有所提高,項目組成員獲得高級別的教學獎勵,包括教育部 “教學能手”稱號、第十四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微課組三等獎、四川省政府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西南石油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和三等獎等。第三,通過研討,教師科研能力有所提升,課題組成員近兩年在CSSCI等期刊上發表了論文16篇,獲得了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南充市人民政府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科研獎勵。
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在項目組教師的努力下,集體攻關、分工合作,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課程資源建設。主要措施主要有:第一,修訂和完善了本課程教學大綱、教案,制作了較高水平的專題教學課件;第二,針對新教材,重新搜集整理了經典教學案例;第三,精選了學生課程閱讀參考文獻、延伸閱讀電子書;第四,搜集了一批重要的高水平學生學習參考網站以及一大批優秀影視資源;第五,對有關重大史實和重大理論問題追蹤學術前沿形成了理論動態報告。取得了一些有益成果:第一,形成了課程大部分基本資源、拓展資源、生成資源;第二,項目組教師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與對外交流,近2年公開發表教改論文與科研論文10篇,其中CSSCI期刊來源論文4篇。這些工作為本課程今后進一步開展立體化互動式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本課程教學效果打下了較好基礎。
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原是省級精品課程,有著良好的前期資源基礎,已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基本資源、拓展資源和生成資源。其中,基本資源包括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與內容、重點難點、演示文稿、教案、習題、教學錄像(部分);拓展資源包括教學課件、天空教室互動平臺、推薦書目;生成資源包括學生課內外習作成果。課程建設取得了成效:第一,對課程網站的利用與更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了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第二,對教學大綱、教案課件等教學資料進行了修改、刪減和完善,有利于課程重點的突出和知識內容的更新,使學生學習效果更好。第三,教學團隊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提升,獲得了包括“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榮譽稱號、四川省政府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西南石油大學青年教師一堂課競賽二等獎等在內的近十項教學、科研獎勵;第四,理論教學與思政課社會實踐構建了課內育人與課外育人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認識社會中認識自我,在了解國情、民情時明確自己的歷史責任,從而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
三、經費使用情況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2014年共使用經費23000元,其中復印費、資料費10000元,勞務費、耗材費10000元,會務費3000元;但校級質量工程3個項目的經費未能按預定計劃執行(經費未報)。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意見
總體上,我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有著較大收獲,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由于原負責人退休,本門課程沒有實現順利交接,使課程錄像的建設工作有所延誤。
2.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在2014年7月前進行了課程錄像的部分工作(錄制10課時);但由于學校現教中心在2014年9月后,錄像工作量太大、優先錄制省精品課程,所以后期課程的錄制工作有所延誤。
3.項目建設經費支出限制較多,報賬較困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建設中的部分工作。
4.有的項目組部分成員教學科研任務重,對項目建設投入力度不夠。
5.受以往學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平臺的影響,教師使用的平臺不統一,部分平臺的功能比較有限。
6.學校現教中心多媒體錄像資源有限、工作量太大,我院兩門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延期結題均由于該項工作未能按計劃順利完成。
為此,我院建議學校增加多媒體錄像專用教室和專職人員,加大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平臺的建設投入,適當調整項目經費各模塊的支出比例,確保“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建設的高質量與可持續性。我院也將在總結本次檢查和評審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對延期結題項目的調度管理,有效督促在建項目的更新完善,使我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建設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馬克思主義學院
201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