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羅雨晗、劉剛
6月3日下午,新都區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高校宣講分團成員們在成都傳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講活動,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喻濱老師、張莉老師以及碩士研究生羅雨晗、朱萍萍、羅茜月、劉剛參加了本次宣講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張莉老師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主題,結合歷史以及目前國內外新形勢,通過中國在復興路上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進行了不同視角的解讀,引導黨員群眾理解什么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駐區高校黨史宣講團成員、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朱萍萍通過分析大革命失敗的背景,向黨員群眾梳理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在艱難的革命道路中,找到了一條奪取革命勝利的新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

宣講團成員、我院碩士研究生羅茜月,通過介紹了建黨之前的社會背景,和建黨時所面臨的艱難困苦和所處的險境,從會議召開時的風波、到與會代表不得不緊急轉移、再到會議在嘉興南湖的繼續召開,帶領大家回到了那個激情年代,向大家介紹了我們黨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召開的,又為何把七月一日定為建黨日,令大家對于中共一大有了更深、更具體的了解。

宣講團成員、我校馬院碩士研究生羅雨晗,以“抗美援朝”為主題,以地處新都區新繁鎮的四川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和幾位志愿軍將士為切入點,通過分析抗美援朝產生的歷史背景、黨內對是否出兵援朝問題的不同意見和激烈討論、中美兩國對戰所面臨的問題、為什么要采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以及我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意義,按照時間軸分析了為什么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喻濱老師以“從石油精神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為主題,向大家講述了我國開采能源的歷史,從石油人如何克服困難,解決開采石油的問題,如何在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邊勘探、邊開采、邊建設。石油精神是石油人為石油事業執著打拼而孕育出來的精神和財富,是歷代中央領導集體親自培育、精心哺育出來的精神法寶,喻濱老師通過介紹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引領大家感受到了那個年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寧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鋼鐵精神。

通過此次宣講,大家都很受啟發、很受教育,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我們要以正確的黨史觀學習好、總結好黨的歷史,傳承好、發揚好黨的經驗,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