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快訊

學院快訊

    中國社科院辛向陽研究員應邀為我院師生作建黨百年系列報告

    發布日期:2021-04-19 作者:王凱宗    編輯:胡仲成    審核:    點擊:[]

    2021年4月18日,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邀請到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辛向陽在思學樓D507做了題為《從七個三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大眾化》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學院院長張小飛主持。

    辛向陽研究員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內涵豐富、系統完備、邏輯嚴密,而且具有理性光輝、人格魅力等鮮明特色。其中一個特色就是非常善于運用大眾化的語言是表達深刻的道理。隨后,他重點分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七個三”。第一,人民群眾的“三感”,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馬克思主義的“三失”,即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第三,共產黨領導的“三個最”,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第四,歷史課題的“三挨”,即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第五,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個為什么”,即為什么資本主義至今仍然有其生命力,沒有消亡;為什么社會主義制度蓬勃實踐了100多年,還會出現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那樣的曲折;為什么馬克思主義預見的共產主義那么美好的社會,還需要經過很長的歷史發展才能實現。第六,金鑰匙的“三為三謀”,即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金鑰匙。第七,制度成熟定型的“三問”,即為什么鄧小平同志要強調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什么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為什么鄧小平同志要強調‘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才行?

    張小飛院長在總結報告時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來自大眾,最終還是要回到大眾。辛老師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具有理論高度,情感溫度,實踐厚度,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廣大師生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