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備受矚目的“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宣講會以釘釘會議為載體舉行。本次宣講會旨在為廣大學生提供深入了解“挑戰杯”的機會,激發他們的科技創新熱情。
宣講會伊始,在會議熱烈的氛圍中,主持人張馨向同學們介紹了“挑戰杯”的基本情況。“挑戰杯”作為一項極具影響力的全國性大學生競賽,多年來一直是高校學子展現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舞臺。
在“挑戰杯簡介”環節,宣講人詳細地闡述了“挑戰杯”的內涵與分類即“大挑”和“小挑”。自創辦以來,“挑戰杯”不斷發展壯大,為國家和社會挖掘出了一批又一批極具潛力的創新型人才。它的存在,不僅是對大學生學術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一種考驗,更是推動高校科研實踐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強大動力。
隨后,“作品類別”部分引起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張馨介紹道,“挑戰杯”所涵蓋的作品類別十分廣泛,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等。豐富的類別為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參與空間,無論是擅長理論研究的文科學生,還是專注于技術研發的理工科學生,都能在“挑戰杯”中找到施展才華的領域。
“參賽要求”環節明確了參賽的各項條件。參賽學生需以集體或個人形式報名,作品必須具備創新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同時,對作品的原創性也有著嚴格要求,這確保了比賽的公平性和高質量。特別的,對于涉及某些醫療衛生方面的研究,參賽選手需有申報單位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宣講人張馨還特別對一些備賽誤區進行糾正,避免因細節問題而影響參賽。
“競賽流程及作品剖析”是本次宣講會的重點內容之一。宣講人為大家展示了一些優秀答辯范例,通過對過往優秀作品的深入剖析,為同學們展示了獲獎作品所具有的關鍵要素。這些作品往往能夠敏銳的捕捉和聚焦社會熱點問題,并運用專業知識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同時在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上體現出創新與突破。
最后,“歷年作品的獲獎趨勢”分析為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賽指導。提出各類作品應貼合“挑戰杯”競賽強調“創新改革、市場機制、成果轉化、粵港特色”的理念,表現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貌和科技創新精神,體現青春特色、創新特色。
宣講會氣氛熱烈,同學們積極互動,宣講活動反響良好。此次宣講會的成功舉辦,在校園內營造了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相信會有更多的大學生投身到“挑戰杯”的競賽中,用他們的智慧和才華創造出更多優秀的學術科技作品,為我國的科技創新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文/陳月環
計科院雙創競賽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