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下午14:30,由理學院研究生分會組織的研究生學術報告會在明理樓A501舉行。張晨等六位碩士生和董曉旭、張舒兩位博士生作為主講人進行匯報。參加本次講座的有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彭永清、研究生輔導員劉雨鑫和理學院全體研究生。報告會由馮曄主持。
會前,彭書記在講話中對本次系列活動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他說,舉辦研究生學術報告的目的是促進同學們深入開展學術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尋求學術創新,技術改革的靈感;同時,另一個方面而言,那些平時較為內向的同學或者是在公眾場合說話特別緊張的同學,也需要這樣一個平臺鍛煉。希望通過這種鍛煉,同學們能夠克服膽怯心理,自信地走出校園、走入職場。隨后,彭書記就目前研究生的就業形勢做了詳細分析。他指出研究生學習階段應該打好基礎,多學本領,提升核心競爭力,要有一技之長,這樣才能在畢業之時找到一份相對滿意的工作。
會上,首先由六位碩士研究生作報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生成果或研究心得。他們就頁巖氣區塊開發、鉆井風險的模糊時間序列預測、煤氣層壓裂、布爾矩陣傳遞性、頁巖氣藏動態擬合、歐式期權定價,六個方面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研究實際做了報告分享。隨后,張舒博士與大家分享了大數據在石油領域的應用,她從大數據定義、數據獲取、數據分析、數據處理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董曉旭博士為大家講解了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反排污染數值模擬研究,著重介紹了頁巖氣壓裂中的滲流模型及其求解過程。
會后,研二的曹西娟同學說,通過參加報告會不僅豐富了自己對各類知識的認識,同時也加深了對自己研究領域的了解,還能夠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中獲取好的建議和想法,改進自己學習研究中的不足之處,可謂受益良多。
至此,理學院2017年研究生系列學術報告活動累計舉辦三場,共20名同學進行分享匯報。雖然形式上已經結束了,但是實際上仍在繼續。因為本次系列活動的舉辦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了理學院研究生自發討論學術問題,相互合作,開展研究。

彭書記在講話
(作者:呂曉蝶馮曄劉雨鑫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