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2:30,理學院在思學樓B110教室召開道德講堂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小飛院長應邀為理學院教師作了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主題報告。理學院全體教職工參加了報告會,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謝祥俊主持。
首先,大家一起朗誦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在高亢激昂的朗誦中,老師們深切感受到詩人淡泊名利,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
隨后,張小飛院長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的時代背景、基本內涵以及在實踐中全面落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幾點思考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深入的講解。
張小飛講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新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核心的發展理念;新思想體現在以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核心的系列重要思想,及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關于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準確判斷,關于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國的思想,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思想,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全面加強軍隊建設的思想,加強國際合作、堅持和平道路等的思想;新戰略的科學內涵主要是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代表的治國理政新戰略。
張小飛在講到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強國的思想時,感慨到,文化是國家實力的組成部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張小飛和大家分享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強國思想的講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最后,張小飛給老師們提出了三點要求和希望。一是要準確把握、深刻理解“三新”的基本內涵; 二是要增強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三新”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是要將“三新”的學習與本單位的發展結合起來,尤其要同當前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結合起來,不斷開創新局面。

張小飛在作報告

道德講堂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