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揭曉我校獲一等獎三項
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11月14日公布了2016年“華為杯”第十三屆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評審結果,我校獲獎24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2項,是我校參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
全國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32個省、市、區的432所高校和全國各研究院所在內的8872隊研究生成功參賽,其中博士生1500多名。按競賽規則,各參賽隊在接到題目后100小時內完成建模和求解,據此撰寫成論文提交組委會評審。評審委員會全體委員和特邀專家教授365人經過網上和集中評審兩個階段一個半月的評審,對這8872篇論文進行網上評審和集中評審,最后評選出一等獎150隊(獲獎比例為1.69%),二等獎1582隊(獲獎比例為17.83%),三等獎1892隊,一、二、三等獎獲獎比例總計為40.85%。
本屆競賽于9月16日-20日舉行,競賽題目有5個,分別為“多無人機協同任務規劃”,“具有遺傳性疾病和性狀的遺傳位點分析”,“基于無線通信基站的室內三維定位問題”,“軍事行動避空偵察的時機和路線選擇”,“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問題研究”,各隊任選一題參賽。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各學院對此項競賽十分重視。今年5月初研工部進行了競賽動員,6月底由理學院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完成了校內的初賽并選拔了20支隊伍參加賽前培訓。暑假期間,理學院為每支參賽隊伍配備了指導教師并進行了16天的集中強化培訓,為奪取全國競賽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校參賽隊伍獲獎情況一覽表
題目類型 | 學生姓名 | 獲獎情況 | 指導教師 |
E | 王新鑫 | 郎磊 | 李冰 | 國家一等獎 | 楊雁 |
E | 許文俊 | 涂漢敏 | 董曉旭 | 國家一等獎 | 田東紅 |
E | 李牧 | 黃永智 | 廖鑫怡 | 國家一等獎 | 田東紅 |
A | 羅仕明 | 冉雨 | 包敏 | 國家二等獎 | 鐘儀華 |
A | 游旭濤 | 陸鈺 | 陳亞飛 | 國家二等獎 | 王勇 |
A | 伍鵬程 | 梅秋勇 | 陳彩玲 | 國家二等獎 | 葛曉春 |
C | 黃超 | 李慶 | 羅揚 | 國家二等獎 | 李玲娜 |
C | 張丹 | 李小鳳 | 楊文 | 國家二等獎 | 周彬 |
C | 張路 | 李博 | 朱利勇 | 國家二等獎 | 任馳遠 |
E | 陳琳 | 劉浩生 | 李冬雪 | 國家二等獎 | 金檢華 |
E | 郭小紅 | 周磊 | 楊詩惠 | 國家二等獎 | 自由參賽 |
C | 楊應林 | 涂慶 | 楊牧 | 國家二等獎 | 李玲娜 |
A | 鄭昕 | 張優 | 馬瑞元 | 國家三等獎 | 任馳遠 |
A | 唐登濟 | 劉成武 | 劉治彬 | 國家三等獎 | 閔超 |
A | 張宇 | 杜旭林 | 邱志利 | 國家三等獎 | 鐘儀華 |
A | 劉成 | 李楊 | 何易東 | 國家三等獎 | 李沛瑜 |
A | 譚啟貴 | 程小昭 | 武泗海 | 國家三等獎 | 張江波 |
A | 趙笑嬋 | 曹西娟 | 方琰藜 | 國家三等獎 | 閔超 |
A | 朱俊衛 | 向瑞 | 周浩 | 國家三等獎 | 自由參賽 |
B | 彭欣宇 | 陳凱琪 | 朱婷婷 | 國家三等獎 | 自由參賽 |
C | 莊大琳 | 唐潮 | 楊開睿 | 國家三等獎 | 自由參賽 |
C | 吳成 | 張楠林 | 陳小雙 | 國家三等獎 | 自由參賽 |
D | 趙芳 | 李玉杰 | 左亞洲 | 國家三等獎 | 葛曉春 |
D | 文國權 | 鄧力琿 | 杜建鋼 | 國家三等獎 | 丁顯峰 |
D | 賀宇廷 | 賴杰 | 陳雨松 | 成功參與獎 | 自由參賽 |
A | 周靜 | 楊麗 | 陳一萍 | 成功參與獎 | 李沛瑜 |
B | 高可攀 | 劉凱 | 劉曉歡 | 成功參與獎 | 自由參賽 |
B | 張運龍 | 李晶晶 | 王偉 | 成功參與獎 | 自由參賽 |
C | 韓修龍 | 朱鵬軍 | 郭培倫 | 成功參與獎 | 自由參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