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同學:
語言表達不僅是日常生活中一種高頻發生的交流活動,也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必備能力之一。為落實學校“講賽踐煉”專項活動部署,進一步提高我院學生邏輯思辨、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綜合素養,根據學校《關于開展“人人能講3分鐘”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院學科特點及學生成長規律,現面向我院學生群體常態化開展“人人能講3分鐘”主題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
礪言成器·煉語生輝
二、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
三、參與對象
學院全體在校學生(兩校區本科生、研究生)
四、活動安排
(一)形式。
充分利用課前、晚自習、主題班會、團會、課題組會等時間,通過各黨支部、班級、團支部、課題組等單位分散組織,學院在每學期末集中組織評獎。鼓勵學生個人獨立上臺,結合本人興趣、特點,面向多名觀眾進行不少于3分鐘的演講、匯報或分享,建議盡可能脫稿,從而突破學生“不敢講、不能講、不善講”的難題,通過“你來講、我來評,學生講、老師評”等方式,實現“既有輸入輸出,又有反饋改進”的目標,在持續磨礪中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學院構建“礪言”“煉語”兩大板塊,六個方向,同學們可根據自身實際,圍繞其中一個方向進行準備和展示,每人分享限時3分鐘,并做好現場照片等素材記錄。
板塊方向:
1.礪言·學習新思想: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依托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回信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理論聯系實際,分享理解體會。
2.礪言·偉大新時代:學生通過實踐調研、實地走訪等形式,了解讀懂新時代中國發展之變,依托主題班會、團會等,用直觀數據、切實體會,分享感受體悟。
3.礪言·科技新未來:高年級本科生、碩博士研究生結合自己專業所學和研究方向,依托課題組會等,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向,進行前沿綜述、學術分享。
4.煉語·成長故事會:畢業年級同學結合自身在校成長經歷,總結經驗啟示,圍繞升學、就業等畢業去向,依托成長事跡報告會、主題班會等,面向非畢業年級學生開展成長故事、事跡風采分享交流。
5.煉語·競賽實踐路:參與學科競賽、社會實踐并有一定成果的同學提煉競賽實踐中的收獲,依托實踐成果分享、競賽團隊組會等,圍繞學科競賽種類形式、備賽策略,社會實踐組隊籌備、成果產出等方面,分享經驗做法。
6.煉語·你好新同學:新生同學結合個人初入大學的體驗與感受,依托晚自習、課前等,圍繞班級規劃、學習經驗分享、綜合素質提升、個人學業規劃等方面,結合自身經歷與思考,暢談對集體、對個人的憧憬與規劃。
(二)內容。結合所選方向,圍繞理想信念、文化傳承、時政熱點、社會洞察、讀書心得、成長體悟、專業學習、科技創新等主題展開,所選主題必須政治導向正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健康積極向上,嚴禁涉及違法、爛俗、畸形內容。
(三)記錄。學生完成演講、匯報或分享后,需通過數字學工平臺“人人能講3分鐘”模塊,填報相關信息,經學院審核后可獲得相應參與記錄(詳見附件),并申請參與相關評優等活動。同一主題不可重復提交,同一時間不能同時參與不同主題。
五、工作要求
(一)廣泛動員,全面參與。各年級專業班級要將“人人能講3分鐘”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做好統籌安排,逐步實現從少數學生參與轉向本科生全面覆蓋、從被動參加轉向主動鍛煉。
(二)激勵引導,輻射帶動。申請評優的學生,應及時按照學院的組織要求提交相關視頻;學院將在每學期結束前最后2周內,擇優推薦不超過2‰的學生參與校級評選,學校將評選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等若干(另行通知)。
(三)講評結合,進階提升。推進“讀、講、評、促”聯動。各年級專業班級組成導師團(導生團)對學生演講、匯報或分享進行內容把關、講前指導和現場督導,實現“既有輸入輸出,又有反饋改進”的目標,在持續磨礪中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