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聯合指導武漢大學組織開展的“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頒獎禮在武漢大學舉行。由我由我院主要組織制作的微電影作品《自命不凡》在156所高校選送的191部作品中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獲得一等獎。我院輔導員張亦弛參加頒獎典禮。
今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為了增強學生學習思政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參與度,推動思政課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教育部社科司、思政司聯合指導有關高校組織開展了學生思政課學習成果展示系列主題活動。首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學生微電影大賽即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片《自命不凡》講述了原本只想平凡度過大學的理工男鄧靚,因為一次比賽的失敗開始尋求自我的改變。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尋找鼓手的樂隊主唱嚴濤,機緣巧合之下,二人開始了一段改變與自我成長的故事。最終,他們解開了各自的心結,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我不認為自命不凡是個貶義詞” 主創之一的李云峰老師講到“這三個在大多數人眼中的‘失敗者’正是因為內心對自己的認可,才會在經歷種種失敗之后,依舊樂觀面對,追逐夢想,尋找更好的自己”。
三四千塊錢,三臺單反,一個話筒,一盞攝影照明燈,這個在很多人看來“簡陋”的條件,并沒有成為他們的絆腳石。這個零基礎的拍攝團隊,反而擁有一股初生牛犢般的堅韌與勇氣。兩個月的劇本打磨,兩個月的拍攝時長,剪輯時前后七次調整。“當我們的預告片點擊量都已經破十二萬時,我們所有人心里的一顆石頭落地了”導演張亦弛老師說。
參與拍攝的學生說:“這次的微電影拍攝,我覺得不僅是一次難得的經歷,更是對思政課產生了新的認識。當今的思政課正在進行改革,目前我們所開展的‘慕課’和實踐教學正是在不斷積極探索,我相信未來的思政課一定會越來越深入學生內心、貼近生活實際,真正成為‘我們心中的思政課’。”
機電院黨委副書記姚偉寧表示:“這次獲獎是我院學工隊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是我院積極開展學工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初步成效的體現,同時是我院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
 |
頒獎禮(右三 張亦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