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日子如流水般劃過,2017年的快要過去了。成都慢慢的進入深冬,但是仿佛越往深處走,成都的太陽越艷,氣候越暖。可即使陽光再暖,冬至也會如期而至,為我們帶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冬至,英語稱“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又把它形象的叫做“一陽生”。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們的祖先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23日,因此又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活節”之一。在我們中國,冬至是一個養生的大好時機,這是因為人們總說“氣始于冬季”。因此在不同的地方興起了各種各樣的關于吃的習俗。大學是一個匯集了五湖四海兄弟姐妹的地方,北方的同學們說他們冬至吃餃子,而南方的同學們卻說羊肉湯是他們冬至必不可少的美味。自九月入學,同學們已經離家三個月有余,這樣的節氣喚起了同學們的思家之情。于是在冬至的這一天,工業設計2016級2班的班委們密謀著為大家準備了一場餃子與羊肉湯的邂逅,以緩解同學們的綿綿思鄉之情。我們南北方的同學都聚集在一起,一邊吃餃子一邊喝羊肉湯。
2017年12月22 日,冬至,工業設計2016級2班的同學們在食堂三樓,親手動手包餃子,喝羊肉湯。班委們在上午開短會分配了各自的任務,解決了食材,場地等問題。下午4點,同學們來到了先前定好的場地,準備開始包餃子。班委們拿出了上午采購好的食材,同學們紛紛擼起袖子,迫不及待的想要親自動手了。班委們考慮到不同同學的不同口味,為大家準備了各種餡兒,同學們分為三波,分別圍著三張桌子開始了餃子DIY。寒冷的天氣并沒有讓同學們把手蜷縮在口袋里,每個人都投入到其中,大家一邊說笑,一邊不停的玩弄著手中的餃子皮,雖然有的同學不會包餃子,但是他們依然努力地將皮與餡兒融合,不讓餡兒漏出來。嬉笑的話語,上翹的嘴角,鼻子上的面粉,每個人都是那么的可愛,絲絲同學情將我們聚集在這里,多希望時間停止,停在這友愛溫暖的瞬間。這便是回憶吧,它會有一種魔力,即使在很多年后我們已白發蒼蒼,腦海中依然存在著這樣的一幕溫馨的畫面,讓我們會心一笑。歡笑中,同學們很快就包好了600個餃子,場地老板為我們提供了煮餃子的服務,在十多分鐘的等候后,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都餓得等不及了,拿起了碗筷,兩眼放光,等待著餃子呈上桌。餃子宴開始了,同學們說說笑笑,一邊吃一邊驚嘆著這些出自不同的人之手的餃子的形狀,大家猜著自己碗中的餃子是誰包的,奇形怪狀的餃子,看花了大家的眼睛。可是,即便是做工這么粗糙的餃子,即使餡兒沒有家里弄得好吃,同學們依舊吃得很開心,仿佛這是一頓特別的美味佳肴。這確實是特別的,因為它是全天下獨一無二,可能這一生都只會吃到這一次30個人包的餃子。餃子宴吃到一半,羊肉湯上桌了,大家吃著餃子,喝著羊肉湯,吃著羊肉,盡情的享受著這難得的溫暖冬日午后。
自從專業分方向以后,同班的同學開始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教室上課,大家有很少的機會可以聚在一起了,這次冬至的餃子&羊肉湯聚會把大家聚在一起,動手包餃子,在動手的過程中,鞏固了同學間的情誼,互相增進了解,加強了班級建設,使得工業設計二班更加像一個大家庭了,大家能夠在離家千里的地方感受到來自同學的家人般的關愛。我們相信2016級工業設計2班會變得更好,我們也會向著更好地自己發展。





(文/鐘秋麗)
(圖/蔡彥楠)
機電院團委學生會宣傳部
工業設計2016級2班鐘秋麗
2017年12月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