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化工院星火鑄魂實踐隊:在延安足跡中感悟不朽精神2025-07-26 作者:程鶴 編輯:程美容 審核:章志華 瀏覽:[]
追尋紅色根脈,汲取奮進力量,7月17日至18日,西南石油大學“星火鑄魂”暑期社會實踐隊奔赴中國革命圣地延安,開展以“尋根·鑄魂·力行”為主題的深度研學活動。實踐隊先后探訪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及延川縣梁家河村,在歷史現場感悟延安精神的永恒光芒。 追尋紅色足跡,重溫崢嶸歲月 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舊址,斑駁的桌椅與泛黃的照片瞬間將隊員們帶回1945年那個決定中國命運的春天。實踐隊駐足于中共七大會場,聆聽講解員深情講述:正是在這座曾漏雨的禮堂里,衣衫襤褸的代表們以50天的熱烈討論,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用堅定的掌聲為民族復興點亮曙光。“腳下是破碎山河,眼中卻是新世界的光芒”,隊員程鶴在筆記中寫道,“這堂‘永遠讀不完的課’,讓我們深刻理解了何為信仰的力量。” 感悟思想偉力,解鎖精神密碼 步入延安革命紀念館,恢弘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實踐隊重點學習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劃時代的理論命題。從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實事求是”,到《改造我們的學習》將其升華為黨的思想路線,隊員們通過珍貴文獻領悟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延安精神精髓。當看到張思德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動人事跡,隊員熊可凡感慨:“‘比泰山還重’的生命價值,至今仍是我們的人生坐標!”在自力更生展廳,南泥灣墾荒的镢頭與紡車無聲訴說著艱苦奮斗的創業史詩,讓石油學子們對“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有了更深共鳴。 體悟初心使命,傳承薪火之光 在梁家河村的知青舊居前,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變得格外鮮活。實踐隊踏著總書記當年帶領村民修筑的淤地壩,走進他親自推動的沼氣池遺址,觸摸那段“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青春奮斗史。“從打井筑壩到發展生產,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為民情懷。”隊長方嘉俊表示,總書記“三個永遠不會忘記”的深情告白,讓隊員們讀懂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 鑄魂新時代,奮進正當時 全體實踐隊的黨員同志們站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的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延安精神如寶塔山屹立、延河水奔涌,它告誡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理想信念的燈塔永不熄滅,實事求是的標尺永不能丟! 此次浸潤式學習為青年學子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能。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將延安精神的“四個密碼”——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融入專業學習,讓青春在能源報國的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正如實踐隊指導教師總結:“這本‘常讀常新’的精神之書,必將指引石油學子在新征程上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答卷!” 圖1 實踐隊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合影留念 圖2 實踐隊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合影留念 圖3 實踐隊參觀梁家河習總書記知青舊居 圖4 全體實踐隊的黨員同志重溫入黨誓詞 上一條:化工院星火鑄魂實踐隊:校企攜手探能源 實踐鑄魂譜新篇 下一條:產教融合筑防線 知行合一強技能—安全工程2022級 赴實習基地開展全鏈條生產實習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