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理工大學張加濤教授受邀來我校作學術報告2024-11-12 作者:任貝貝 編輯:程美容 審核:戴志 瀏覽:[]
11月10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張加濤教授受邀來到我校,在明德樓A303作題為“摻雜半導體納米材料合成化學”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化工院副院長張輝主持,化工院部分師生參加本次會議。 報告會伊始,張教授引用了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成員、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海納·林克的觀點——“量子點可以看作是納米技術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提出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異質界面構筑及功能傳遞的問題。隨后,張教授介紹了其所在團隊針對這一問題所研發(fā)的逆向陽離子交換方法及其策略,根據摻雜量子點的自清潔效應、自吸收效應及自補償效應達到間隙位/取代位摻雜目的,進而實現(xiàn)金屬/單晶半導體異質納米結構的調控合成,最終構建了不同形貌下的Plasmon貴金屬/半導體異質界面。此外,張教授表示這一技術還實現(xiàn)了摻雜量子點的精準合成,并利用微化工策略及結合3D打印等進行了化工嘗試。同時,實現(xiàn)了Plasmon增強的高效光生電荷分離、熱電子注入效率突破(達到48%),進行了其在光電新能源、生物醫(yī)用方面的性能探索。最后,張教授解釋了納米材料合成化學關于尺寸、形貌、組分、界面之間的協(xié)同效應,利用陽離子交換的拓撲化學法實現(xiàn)了量子點的摻雜、金屬負載半導體異質界面的合成及在光催化/光電化、生物醫(yī)學等方面的高效應用。 會議結束后,同學們對張教授關于摻雜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報告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紛紛積極提問。張教授在耐心解答的同時鼓勵學生們在科研過程中多與導師交流,保持對研究項目的熱情。相信同學們通過這次交流,一定受益匪淺,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報告人簡介: 張加濤,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教授博導,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與綠色應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半導體納米材料合成化學、組裝及其光電新能源、生物醫(yī)學應用研究。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 Science, Chem. Rev., Nature Nanotech., Nature Commun., JACS, Chem, Angew. Chem,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等國際頂級SCI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研究工作已被他人引用1萬余次。目前擔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學會理事,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智能制造專委會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功能材料分會委員等職。 Science合作期刊Energy Material Advances 期刊執(zhí)行副主編,Nano Res., PNS: MI, Rare Metals 3個SCI期刊編委。榮獲2019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新材料及合成杰出獎,中國材料學術聯(lián)盟IFAM2018青年科學家獎,2022/2023年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2023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等。 圖1 張教授作報告 圖2 張教授解答學生問題 (圖/任貝貝 文/任貝貝) (審核/劉斌祥) 上一條:化工院開展輔導員工作沙龍——深化勞動教育,培養(yǎng)奮斗精神 下一條:化工院學生會組織開展廉潔專題教育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