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出真知,為了進一步鞏固專業理論知識,開闊同學們的眼界,培養同學們野外地質工作方法和能力,7月初,在地科院教授委員會張哨楠教授的帶領下,2015級資源勘查工程全體同學到達峨眉山實習基地,開始了為期兩周的地質認識實習。
在接下來的幾天實習中,同學們克服了天氣變化對實習的影響,圓滿完成了實習任務。實習第一天,由于實習區突降大雨,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全體同學在較為安全的報國寺附近開展野外實習,主要熟悉了“地質三寶(羅盤、放大鏡、地質錘”的使用方法,對常見的礦物、巖石的鑒別方法和技巧進行系統的學習和掌握,并參觀了峨眉山地質博物館,了解了峨眉山地區的地質特征和演化歷史等;在隨后的幾天里,天氣情況也不容樂觀,全體同學在實習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調整實習內容及順序,分別對龍門硐剖面、黃茅崗剖面等實習典型路線開展了系統研究,對實習路線上的巖石、地層和構造特點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對野外的基本地質技能比如產狀測量、素描圖繪制、隨手剖面圖的繪制及常見礦物巖石的鑒別等內容進行了強化掌握,經過幾天的實習,同學們都收獲了很多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和技能。

小組“全家福”

指導教師講解實習內容

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講解

同學們繪制素描圖

同學們在觀察巖性、測量產狀
在實習之余,為使得學生深入社會,拓展視野,實習隊與峨眉山農夫山泉礦泉水廠聯系,組織全體實習學生深入企業,參觀水源采集點、生產塑料瓶罐以及礦泉水的生產加工流水線等生產流程,讓學生了解現代企業管理,同時感受水資源的現狀,樹立保護環境和珍惜水資源的意識。

組織學生參觀農夫山泉礦泉水廠(一)

組織學生參觀農夫山泉礦泉水廠(二)
在本次實習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幫助,認真學習,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大家發揚吃苦耐勞不懼艱辛的精神,這也是成為一個地質工作者應具有的品質精神。也期待同學們在之后的實習中能有更出色的表現。(文/伍芯瑗 圖/伍芯瑗 李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