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院召開國創賽、“挑戰杯”和學科競賽工作推進會
11月1日上午9:30,地科院在明辨樓A302召開國創賽、“挑戰杯”和學科競賽工作推進會。學校雙創中心主任姚利、校團委副書記蒲彥羽應邀參會,院長黃旭日、黨委副書記張勇、各教研室代表及歷屆大賽部分優秀指導教師出席本次會議。會議由張勇主持。
張勇對各教研室指導教師們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通報了近三年學院在國創賽、“挑戰杯”、學科競賽參賽及獲獎情況,并傳達學校專題會議上的工作精神和要求。他表示學院高度重視各類競賽工作,希望通過競賽引導和激勵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鉆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院人才培養質量。
姚利充分肯定地科院在創新創業、學科競賽和學術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結合2016年-2024年期間各學院國創賽獲獎情況分析了大賽的發展趨勢,根據大賽機制、賽道類別和評審要素,為地科院今后競賽準備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并詳細介紹了四川省、學校兩級平臺關于大賽指導教師的激勵政策,強調優秀指導教師在教學成果和教改項目申報、職稱評定及研究生招生指標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鼓勵老師們積極參與,力爭取得新的突破。
蒲彥羽從“挑戰杯”起源、“挑戰杯”競賽要求、“大挑”與“小挑”的區別等方面,詳細講解了挑戰杯的政策導向,提出備賽經驗和建議。她指出“挑戰杯”賽事更加側重考察學生的創新驅動與實踐能力,旨在促進青年創新人才成長和發展,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鼓勵教師們在帶領學生競賽時要注重深化素質教育,引導學生發散創新思維,逐漸提高學生們的科學創新能力。
各教研室及歷屆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分享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的感悟與經驗。吳豐老師指出要以教研室或大科研團隊為依托,鼓勵本科生盡早接觸科研項目,進行重點培養,參賽作品要將油氣特色與新興技術相結合,提升核心競爭力。杜立兵老師強調要重點協調參賽學生素質培養和作品材料打造這兩個關鍵點,并不斷打磨和優化。肖正錄老師綜合自身參賽及指導學生參賽的經歷,提出要根據賽事要求提前介入,進行長遠規劃,有針對性地培養相關專業學生備賽。郭亮老師強調在參賽作品選題時要考慮到迭代更新的問題,結合參賽經驗不斷提升作品質量。
黃旭日總結講話時強調:學院歷來高度重視國創賽、“挑戰杯”和學科競賽工作,學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距離學校要求、師生期盼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對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提高認識,要充分意識國家舉辦國創賽、“挑戰杯”和各類學科競賽的重要意義,廣大教師要以國家創新發展戰略需求為牽引,激勵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同時加強各基礎學科的建設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逐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二是加強宣傳,廣泛發動,強化引導、系統培育,以人才培養為導向,鼓勵學生通過備賽走出舒適圈,不斷挑戰自我;三是充分挖掘,精心培育,依托學院專業特點,結合學院社團、創業團隊充分挖掘項目,系統謀劃,做好長期思考、打磨項目的準備,不斷提升項目質量。
本次推進會深化了的思想認識,明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后續學院還將持續推進國創賽、“挑戰杯”和學科競賽的專業化、系統化,扎實推動科研育人、實踐育人工作,積極為學院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關閉】